2009年以来,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快速膨胀引起各方广泛关注。根据中国审计署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同比上涨61.92%,占全国一般贷款余额的18%,占中长期贷款余额的32.4%。地方政府债务在中国2009年以来信贷膨胀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地方债为什么膨胀如此迅速,以至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一种流行说法是中央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了地方债务增长。但从这次审计署审计结果来看,自1998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一直保持20%以上增速。也就是说,地方债务膨胀是一个长期现象,其根源应有长期制度基础。
另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造成了地方政府不得不借债。但问题的重点不在于这种旺盛的借债欲望,而在于对这种欲望是否存在合理的约束。借债的约束在于需要资产进行抵押,因此地方债务膨胀的根源,需要从地方政府用于抵押的资产处着手。
数据显示在地方政府有偿还义务的贷款中,约40%以土地出让收益作为抵押。另外还有相当大一部分项目事实上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担保再融资来偿还债务。这就显示了地方债膨胀的根源不在金融市场中,不在于中央的货币政策,而正在于地方政府所拥有的巨量的土地资产。
【据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综合整理分析】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