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塞式内燃机技术几乎已经达到瓶颈之后,若想再从发动机技术革新上榨取出些许的节油效果,都是非常困难的。对于那些V8、V6或是气缸更多的发动机来说,在巡航时候自动关闭一部分气缸,称之为汽缸关闭技术,能够显著降低这些油老虎的油耗,但是,当这项技术应用在4缸发动机上又会是怎样的表现呢?大众日前就推出了世界首款带气缸关闭技术的TSI发动机,当然网易汽车《技术大讲堂》向来是辩证看问题的,对于此项技术,我们坚决不能迷信,为什么这样说?且看下文。

什么是“气缸关闭技术”?
顾名思义,这一技术就是在多缸发动机正常运转过程中,随机或者指定停止为某几个气缸供应燃油,以达到减少燃烧,降低富余功率,最终实现节油的目的。这一技术在化油器时代,是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只有多点电喷时代,这一技术才迎来了春天。而目前最为前沿的缸内直喷技术,更是实现这一能力的最佳载体,因为喷油嘴可以精确控制绝不向这一气缸内喷油,自然就避免了额外的燃油消耗。大众首先将TSI发动机应用此功能,正是出于这一考虑。
而正是因为目前大众1.4TSI发动机在国内的推广普及程度较高,因此这一技术的诞生,对于整个中国汽车消费者都有着切身利益的影响。
TSI关闭气缸的原理
当1.4TSI发动机的转速在1400rpm到4000rpm之间,扭矩输出在25~75Nm范围,气缸关闭功能才启动,2号、3号气缸被关闭。NEDC测试工况下有70%的行驶路段上都处于这一状态。当驾驶员用力踩下油门踏板,2号和3号气缸就会自动重新启动,运动模式下汽缸关闭功能则会暂时停止。

实现这一技术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在凸轮轴上下功夫。目前的VVT可变正时技术就是通过改变凸轮轴相位来实现的,这一次又拿凸轮轴开刀,看来凸轮轴的日子确实比较难过。
在普通的凸轮轴上,驱动2号、3号两个气缸的凸轮首先多设计了一个蜗槽结构,固定也与以往的同轮轴体铸造在一体的形式不同,而是通过花键固定在上面。功能实现则是可以通过上方四组控制杆的调整驱动蜗槽结构,推动凸轮沿着轴向移动位置。

在凸轮移动位置之后,2号、3号气缸不仅失去了燃油喷射,更失去了进排气气门的开合,处于完全密闭状态,这就实现了所谓的气缸关闭。
排量小了一半,节油效果能省一半?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过的,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绝对不能迷信技术的鼓吹。即便是排量缩小了一半,但是节油效果却根本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下的节油50%,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根据大众官方公布的数据,应用了汽缸关闭技术的1.4TSI发动机,在NEDC新欧洲行驶循环测试中,每百公里平均油耗降低0.4L。结合自动启停功能后,平均每百公里油耗能够降低0.6L。如果发动机保持中度转速,(3挡或4挡车辆以50km/h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可节油近1L。

不同挡位/车速下的节能效率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