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手机能承载雷军的梦想吗?
已过不惑之年的雷军早已积攒了不菲的声名,无论是战略眼光、产品观、管理经验和口才,他都堪称中国互联网最顶尖的人物之一。但与腾讯马化腾、百度李彦宏等创业大成的同龄人相比,他亦不乏缺憾:其更多被冠以职业经理人、天使投资人等名号,却未亲手创办过一家能够角力巨头的重量级公司。
正因为如此,当他身穿黑色T恤和牛仔裤正式揭开小米手机的神秘面纱之时,所有人都强烈感受到一种暗示:他不仅在向年轻时的偶像、苹果公司CEO乔布斯致敬,更是向年轻时的梦想发起挑战——像乔布斯那样创办一家伟大公司。
此时,距离小米公司创办仅仅不到一年半。这家由雷军担任创始人、CEO兼投资人的公司,已显露出其野心的雏型:MIUI、米聊和小米手机三大产品,分别对应操作系统、即时通讯和终端,正是移动互联网最基础也最具扩展潜力的业务。而其中最核心的小米手机业务,直接挑战对象正是全球最大市值公司苹果的iPhone。
做手机并非雷军心血来潮之举。早在乔布斯发布iPhone、向全世界宣称自己重新发明了手机之前,雷军就在各个场合阐述他对移动互联网未来的看好,但他当时更为看好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而非手机本身。2007年前后,雷军投资过一个手机图片分享应用“快拍”,虽然他坚信手机拍照应用一定会火爆,然而却忽略了手机本身的障碍:当时手机的摄像品质欠佳,这导致很少有人愿意使用这个应用。直到iPhone之后,手机图片分享才一下子成为热门应用。
这使雷军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尽管有那么多机会,但单做软件很难做好。他对行业的判断由此逐渐清晰:一是手机的电脑化,成为大众计算工具,二是手机的互联网化,升级速度越来越快,三是手机行业的竞争从过去拼硬件变成硬件、软件和服务的铁人三项竞赛。
更关键的是,苹果打破了旧世界的秩序,但新秩序却远未建立。“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变化吗?现在连操作系统都在变,行业远没有得到充分竞争。我相信乔布斯发明了新手机时代,但还有很多新的东西会出现。”雷军如此向《环球企业家》解释他创办小米的初衷。
然而对于已40来岁功成名就的雷军来说,决定创业却首先需要打破心理障碍。自从2007年从金山CEO任上离职后,他投资过UCweb、凡客、多玩等十多家新锐创业公司,也看到听到无数创业失败的故事。“虽然你打算跳了,但你真的不害怕吗?”
但他最后还是迈出这一步,“如果我要不再干一把,心里还是不踏实。大不了输了一辈子不干了。”他半开玩笑地说。
时不我待式的大跃进由此开始。2010年3月,雷军注册成立了小米科技;5个月后,小米发布手机操作系统MIUI;同年底,米聊推出。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正式发布,这款配置高通最新1.5G双核芯片、1G内存的“发烧级”手机,售价却仅为2000元左右。
雷军是如何做到的?
豪华团队
2009年下半年,雷军开始筹建小米公司时,摆在他面前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手里没有人。他首先找到了林斌,这位谷歌(Google)中国研究院的副院长当时正面临棘手问题——谷歌准备撤离中国大陆。“队伍是他招的,还是要对大家负责。他就跟我说能不能晚几个月,我只能一个人开干。”雷军透露。但林斌还是作为投资人参与了小米初期的筹备会。
问题来了。雷军熟悉互联网,熟悉软件,但如果要做手机,他需要更专业的操盘手。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