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速递(2011年9月5日至2011年9月9日)
——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主题:多空双方博弈政策预期和经济数据促使大盘震荡
一、本周市场回顾
9月的第2个交易周市场震荡下行。全周上证综指下跌1.18%。行业全部下跌。其中建筑建材行业涨幅最大,为5.75%。信息设备、机械设备、家用电器、交通设备、电子元器件等行业的跌幅都超过3%。其它行业,例如纺织服装、信息服务、食品饮料、商业贸易、轻工制造等行业本周的跌幅也都超过2.5%。本周表现最好的行业是金融服务,全周下跌0.1%,其他表现相对较好的行业还有农林牧渔和交通运输等行业,他们的本周的跌幅都小于1%。
二、本周市场行情背后的逻辑
我们认为本周市场震荡下行的原因是多空双方博弈政策预期和经济数据的结果。具体来看:
在上周,市场预期随CPI下降,热钱净留出、外围市场动荡的情况下,央行不会加息,不会调高存在率,且会有选择地下调存准率,但央行于8月26日超预期出台政策扩大银行存款准备金缴纳基数,使得市场对国内调控政策放松预期落空。这种情绪蔓延到本周一,本周一一天市场下跌1.96%(以上证综指为例)。
随后的市场进一步纠结于流动性是否会相对宽裕、政策是否会继续从紧等。例如,9月7日《中国证券报》头版评论文章说央行有可能选择下调存准率;与此同时,大通摩根亚洲主管也认为中国央行有下调存准率的空间。但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如兴业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等。另外同样有机构和专家认为目前货币政策已进入观察期,如央行上海总部统计调查部副主任等。总体来看,市场在周二、周三纠结于流动性宽裕与否,以及政策调控力度等。在这种氛围下,借助前期的跌幅,并伴随利好消息刺激下欧美股市的企稳,我国股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
周四、周五的市场显然对准了周五将公布的CPI数据。例如,9月9日大门户网站的头版头条都是8月CPI的分析文章,市场普遍的预测值为5.9%-6.1%。事实上,周五公布的CPI为6.2%,虽然相比7月的6.5%已是较大幅度回落,但仍然略微超预期,导致周五市场高开(以上证综指为例,高开近1%)低走。
综合上述这些是我们认为的本周市场震荡下行的主要原因。
三、对未来市场的观点
对于未来的市场,我们认为目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不大。
因为目前HS300的市净率约为1.9倍,对应着16%净资产收益率,这样可以算出目前市场隐含的股权成本为12%左右,这可能已超过许多实体经济投资的收益,也高于2005年900点和2008年1800点时的水平。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转化的加快,正在持续地降低市场估值的中枢,且近期外围市场敏感性事件很多,内部市场也纠结于CPI数据,政策是否会放松等,但目前市场隐含的过高的股权成本率也可以告诉我们,系统性风险已经不大了。
四、对未来板块的观点
在板块方面,我们认为目前市场系统性风险不大,但市场趋势性上升的机会也不大,这种情况下,盈利的确定性与稳定性往往会获得溢价。
根据我们近日结合经济周期,对历史上各行业业绩变化的分析,我们发现汽车、通讯设备、电子等早周期行业的业绩已经开始触底。工程机械等中周期行业的业绩已出现了明显下滑,而水泥、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后周期行业的业绩也已开始下滑。与此相对应,医药、软件、零售、农林牧渔等消费类行业的业绩正在上升。另外银行和地产的业绩仍然在高位。
所以,例如医药、软件、农林牧渔等业绩在上升,且以内需为主的消费类行业值得关注。另外,可以关注汽车、通讯设备、电子等业绩已开始触底的早周期行业。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