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键词解释:便常规
便常规化验包括检验粪便中有无红血球和白血球、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以及查虫卵等7项内容。
正常粪便由已经消化和尚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及水分组成,一旦出现异常,就说明宝宝消化系统出了故障,便常规化验还能帮我们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以及消化食物的状况等。
* 什么时候需要检验便常规
1、宝宝肚子疼
如果小宝宝出现了腹疼、腹泻、腹胀、呕吐、突然高烧抽搐等状况,医生便会要求妈妈们给宝宝化验便常规。
2、宝宝大便出现异常
1)宝贝便便有脓液及血丝,这是肠道细菌感染的表现,而且多数是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
2)宝宝出现蛋花汤样的便便,而且水分很多,这是宝贝患秋季腹泻的征兆。
3)宝宝便便呈水样,有泡沫,并且酸味刺鼻,很可能是肠道感染炎症。
4)宝宝便便灰白色,同时白眼珠和皮肤呈黄色,有可能为胆道梗阻或胆汁粘稠或小儿肝炎;
5)宝宝便便赤豆汤样,可能为出血性小肠炎、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早产儿;
* 如何取大便

便常规化验取材应注意不能选取拉在尿布上的粪便,因为那样水分会被吸收、细胞容易被破坏,送检时还须注意标本不要超过1小时。
1、用竹签或木片采取约蚕豆大一块新鲜粪便,装入专门留取标本的纸盒内,写上姓名,立即送检;
2、如大便有脓血时,应留取脓血部分
3、水样便要用容器留送;
4、检查寄生虫时要在粪便各部分都留一点
* 怎样判断化验结果异常
宝宝粪便异常可以表现为量的变化、质的变化和次数的变化,便常规的检验项目包括粪便的颜色、性状、白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肠黏膜上皮细胞、淀粉颗粒等食物残渣和寄生虫等。
1、关注项目:
妈妈们需要记住的是白细胞、红细胞、脂肪小滴、寄生虫虫卵这四项。
2、如何看懂化验结果
便常规化验单和尿常规一样会以“一”代表正常;以“±”表示结果可疑;以“+”表示阳性,从“+”到“++++”代表不同的严重程度。
◇ 白细胞
正常粪距巾不见或偶白细胞,肠炎时<15个HPF分散存在。细菌性痢疾可见大量白细胞或成堆出现的脓细胞。
◇ 红细胞
正常粪便不见红细胞。下消化道炎症或出血时可出现红细胞。细菌性痢疾时红细胞少于白细胞;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多于白细胞,红则胞可成堆存在。
◇ 绿色便
正常时见于食用大量的绿色蔬菜。小儿肠炎时,因肠蠕动加快,使粪便排出速度过快,以致于胆绿素未转化成粪胆原而引起。
◇ 稀便或水样便
见于各种感染或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时多为蛋花样便.霍乱患者粪便呈米柑水样。
◇ 粘液便
正常时粪便中混有少量黏液,不易发现。小肠炎时黏液增多且与粪便混匀;大肠炎时,黏液附于粪便表面。如为血性黏液多提示为肠炎或肠道肿瘤。
温馨提示
有时候一次便常规正常不一定就说明消化系统没问题,必要时应当反复化验协助诊断。
下一页:预知健康 解读尿常规
相关阅读:血常规真相:家长最易忽略的4项数值

* 关键词解读:尿常规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