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 吴晶)“0477”对于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苏晓慧来说,不仅代表着一个长途电话区号。每月总有三五次,她要接到以这组数字开头的长途电话,打电话的都是她教过的学生。
“苏老师,我们好想你啊!”“您什么时候回来看看我们?”……电话那头,带着浓郁方言味的稚嫩童音总是问得急切,等不及她回答,却惹得她落泪。
孩子们唤起的是一段特殊的回忆:2007年,在校表现突出的学生党员苏晓慧和同校另一名女同学徐攀一起,志愿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台吉召小学参加支教,“用一年时间,做了一件一生难忘的事”。
“我出生在农村,如果没有国家助学贷款和学校各方的帮助,我不可能进入大学读书,所以我希望用我学到的知识,帮助同样在农村的孩子们,回报国家和社会。”同学不理解,苏晓慧这样告诉他们。
和许多志愿支教的大学生一样,支教之路的艰苦永远在意料之外:从包头下火车倒两次汽车,4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可容纳三四十人的平房教室改作寝室,入冬后必须抬煤球、生旺火才能有热气;除了节日里学校组织聚餐,每日三餐都得自己动手,为了节省时间备课,晚餐基本就是煮方便面;无法洗澡,只能和另一名志愿者一起抬水,擦擦布满沙尘和粉笔灰的脸和手;冬夜极冷,盖了被子和毛毯,穿着厚厚的棉睡衣依然无法入睡……
“当地菜价、肉价都较高,我们整整一年就挑最便宜的土豆、洋葱和白菜吃,回来后整整一年,都不想再碰这三种菜。”苏晓慧说。
最不能适应的还是当地的气候。“异常干燥,嗓子经常是沙哑的,不得不含着润喉药,才能确保讲课。”
苏晓慧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由社会力量捐资修建的寄宿小学,学生大多来自家庭经济困难的农牧民家庭,生长环境十分闭塞,学习内容也很狭窄。
“每次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样子,我就很想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美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苏晓慧说。
怀着对支教事业的热情,苏晓慧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教学中。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她用2天时间查资料。学校不能上网,她就利用假期从北京带回大量书籍,或是托在京的同学查阅相关内容后发到她手机上。
一年间,苏晓慧没有请过一天假。有一次连续几天发高烧,她仍然坚持给学生们上完课才到医院去看病。“我喜欢一早来到教室,看着同学们上早自习,听着上课铃声打响。”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