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当美国遭受恐怖袭击时,它的全球霸权地位看起来完全无懈可击。
那时候,距离苏联解体已有近10年,在其200余年历史里,美国经历了经济持续强劲发展、至为成功的几十年中的又一个十年。站在新千年第一个十年的门槛上,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一骑绝尘,尽管间或有些挑战和问题,却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严重威胁。
强大如此,以至于事实上鲜有人还会记得“冷战”结束前的那个焦虑的短暂时刻。
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这样的学者言辞恳切、不厌其烦地说道:从长远来看,美利坚合众国将无可避免地走向衰弱,像美国这样扛着巨额赤字,同时背负着全球帝国负担的庞大国家,根本不可能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功能。在他看来,惟有一条路通向美国的远方:趋向衰落。
十年之变
2001年初,当乐观的克林顿将总统职位移交给乔治·沃克·布什时,可想而知出现这样的论断是多么离奇。
2001年那个明媚的周二早晨,当美国开始调动庞大的资源到纽约、华盛顿和宾夕法尼亚州,以应对在那些地方发生的一切时,这样的观点看上去又是何等的不符实际。批评人士一开始也陷入深深的震惊中,甚至是先前那个“唱衰派”——保罗·肯尼迪也于2002年初在一篇文章中颇为动情地写道:世人皆知的美国雄鹰从朋友那里强力争取了尊重,甚至迫使敌人服从自己,这显然已不是普通的超级大国。接着,他继续写道,这只非同一般的雄鹰此刻飞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当然,这绝不仅仅是他的一家之言。
观察整个政治光谱,我们会发现,从欧洲的左翼到美国的新保守派,对此很少出现有争议的观点。他们认为,今天的美国颇像昔日的帝国,但是,其中一个明显的区别是:美国这个建立在波托马克河(Potamac,流经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条河)上的新罗马帝国短期内并不会衰落得那么迅速。一个新世纪在等待着它。
如果我们想充分理解“9·11”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这种情绪是很值得回味的。
处于世纪之交的美国人无比自信,而美国的表现也恰似世上根本无难事,他们甚至在缺乏周全安排的情况下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全然不顾战争会对中东以及美国自身在世界的地位造成怎样的影响。10年过去了,美国看上去已然经历了几乎面目全非的改变。
首先是政治上的改变。
为什么奥巴马能够在2008年底当选总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简单的一条,即在这个国家经历了两届共和党政府后,美国民众已不再对共和党执政下的美国方向抱有信心。在此期间,伊拉克战争以及2007年金融危机相继上演。
奥巴马是否能兑现其在竞选期间做出的承诺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然而,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奥巴马出人意料的崛起或许是基于一个世界范围的共识——美国身处危机,并且需要一些新鲜的、哪怕是激进的事物来整固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防止这个国家再次陷入“大萧条”的泥潭。
这反过来又引发了关于美国人一个更广泛的问题。
“9·11”后短短一段时间里,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令美国人变得空前团结,似乎只有经历了一场战争方能如此。但不同于“冷战”,这场特殊的反伊斯兰激进主义的冲突造成了这个国家的分裂,致使自由派和保守派在意识形态上的差距几乎不可逾越。
这本身对于美国人的自信心来说也是致命的打击。随着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的伤亡不断增加,发动这两场战争的巨大经济成本不断攀升,对付恐怖主义手段对美国核心价值观造成损害,这些因素不仅挫伤美国的自尊,更让美国人愈发不确定他们的国家在世界上的使命。
回复该发言
迈克尔·考克斯:9.11 帝国的转折
2 回复:迈克尔·考克斯:9.11 帝国的转折
wangdaotonga2011-09-12 18:17:22 发表
这已经是够糟糕的了,更严重的是,美国对这个世界不以他们意志来转移的感觉,首先来自经济危机给所谓的“美国式生活”这样无形东西所带来的影响。2011年,仅有四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孩子今后会比他们自己拥有更好的机会。还有一个更强烈的感觉是,由于世界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美国改造发生其周围事务的能力被迅速削弱了。
权力平移
眼下已经有太多的言论指明,下一个世纪将属于亚洲,权力的中心将迅速从西方转移至东方。
然而,像高盛的奥尼尔(Jim O’Neill)这样的经济学家会说,前一段时间,当美国在中东发动战争,以期打击在阿富汗的塔利班分子时,另一些国家——那些所谓的“金砖国家”——正忙于从美国打击的对象处挣钱,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从而使这些国家比欧美发达国家更快地步出危机。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也随即浮出水面,即所谓的权力平衡问题。当布什上任的时候,根本不会有人会质疑单极世界这样一个观点,亦不会有人怀疑美国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保持主导地位。套用一句话,未来的几十年,日落西山这样的前景对美国这个独特的自由帝国几乎不适用。然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中国在崛起,并且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像印度这样的新势力不断向上;美国在紧缩时期自身的能力已减弱。
这些变化使得美国人不再像以往那样自信无比,今天的他们不会再认为美国在世界的霸权是历久不衰的。
人们或许会继续提及这个国度享有的大量结构性优势:它拥有诸多伟大的学府、罕见的软硬实力的结合,是惟一的真正意义上具有全球投射力的国家;全球最大的企业中,美国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国际贸易中,有60%以上是由美元结算的。
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这些似乎都变得黯淡了。因为布什计划不周而发动的反恐战争,以及紧随而至的2007年金融危机,美国衰落现在已成定局。
这种可怕的预言最后是否成真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尽管在此之前这种情况从未真正发生。没有任何一件事是能预先确定的。但是,与布什在2000年底继承的美国相比,“9·11”恐怖袭击发生以后10年的美国是一个完全不同、更缺乏信心的美国。或许保罗·肯尼迪的预言最终会成真。
回复该发言
权力平移
眼下已经有太多的言论指明,下一个世纪将属于亚洲,权力的中心将迅速从西方转移至东方。
然而,像高盛的奥尼尔(Jim O’Neill)这样的经济学家会说,前一段时间,当美国在中东发动战争,以期打击在阿富汗的塔利班分子时,另一些国家——那些所谓的“金砖国家”——正忙于从美国打击的对象处挣钱,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从而使这些国家比欧美发达国家更快地步出危机。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也随即浮出水面,即所谓的权力平衡问题。当布什上任的时候,根本不会有人会质疑单极世界这样一个观点,亦不会有人怀疑美国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保持主导地位。套用一句话,未来的几十年,日落西山这样的前景对美国这个独特的自由帝国几乎不适用。然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中国在崛起,并且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像印度这样的新势力不断向上;美国在紧缩时期自身的能力已减弱。
这些变化使得美国人不再像以往那样自信无比,今天的他们不会再认为美国在世界的霸权是历久不衰的。
人们或许会继续提及这个国度享有的大量结构性优势:它拥有诸多伟大的学府、罕见的软硬实力的结合,是惟一的真正意义上具有全球投射力的国家;全球最大的企业中,美国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国际贸易中,有60%以上是由美元结算的。
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这些似乎都变得黯淡了。因为布什计划不周而发动的反恐战争,以及紧随而至的2007年金融危机,美国衰落现在已成定局。
这种可怕的预言最后是否成真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尽管在此之前这种情况从未真正发生。没有任何一件事是能预先确定的。但是,与布什在2000年底继承的美国相比,“9·11”恐怖袭击发生以后10年的美国是一个完全不同、更缺乏信心的美国。或许保罗·肯尼迪的预言最终会成真。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