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商的资金短缺问题,正在成为目前房产行业最为焦灼的话题。
尽管资金短缺历来让开发商讳莫如深,不愿公开谈及,但随着系列调控措施的实施,目前楼市限购下的严峻形势难以掩盖:资金严重短缺已是不争事实。
从各种金融政策压顶,再到限购令加码的延续性,各个调控程序都在点击开发商的资金死穴。“这些出钱阀门一一卡住。在各个资金渠道都不利的情况下,开发商靠借贷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可以说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一位行业人士告诉记者。
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场。据记者观察,曾在去年楼市火爆期间“销声匿迹”的民间借贷资本,却在本轮信贷调控中风生水起。这些以民间资金为主要资本的融资公司,正在通过各种推广媒介招揽生意。
近期,大量号称“市场收费价格最低”的贷款公司人士活跃在地产行业间,专门为地产开发商量身提供各个开发阶段的项目融资渠道,并强调“正常经营的单位可拿到数亿的项目融资贷款。”除此之外,其它数量众多、规模不等的公司,也在以各种合作方式吸引资金匮乏的开发商。“事实上,这些贷款机构已经成为很多中小开发商赖以生存的融资渠道。”
﹃高利贷﹄重出江湖
“房地产就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钱越多越好。”去年楼市利好,不少开发商难遏拿地冲动,开工量猛增。而开发商拿地和开发所需资金,“超过六成来自银行信贷。此番收紧信贷,对我们融资渠道有限的中小型开发商来说,冲击最大。现在银行根本贷不到钱了。二级城市开发商资金短缺越发严重,有开发商项目面临停工境地。”一位成都本土开发商告诉记者。
“现在上市公司的增发预案屡屡被否。”一位国有银行商行业务经理也告诉记者。
去年是银行追着开发商放贷,今年是开发商追着银行借钱。不到两年,开发商的心情就如坐了一趟过山车,从极享优越感的波峰坠到了谷底。
“我们的春天来了。最近公司的人都忙得团团转,生意太好了。”长期从事民间借贷资本运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月,公司至少要放出四笔贷款。目前还有几家正在谈判中。”
据李先生讲,目前来洽谈大额贷款的公司,基本都是开发商,贷款额度从百万至数亿不等。“去年楼市火爆,银行贷款也比较宽松,我们根本没什么生意可做。当时,我们很多业务经理常常请开发商吃饭喝酒,也做不到几笔业务;但风水轮流转,今年都是开发商追着我们借钱了。”
不光借贷业务量在猛增,借贷利率更是在水涨船高。“来自纯民间资金的房贷,无抵押贷款利率更高得吓人,年息累计大都超过五成,就是高利贷了。”一位熟谙资本借贷的人士告诉记者。一位专门提供小额信贷的融资公司告诉记者,“现在找我们的开发商不少,但我们最多只能提供百万元贷款,无抵押贷款月息可做到4%,采用‘利滚利’的计利法。这已经是目前市场最低无抵押贷款利息了。”
“宁可高息借债也不肯降价走量,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中德行总经理刘豫川评价道。
借贷资本来源广泛
银根收紧、庞大的开发资金、高昂的贷款利率,使得“钱生钱”生意已经成为各路社会游资的最佳选择。
“我们投资公司放贷能力很强。五千万级别贷款项目,合约签订后,三天后即可到账。”一位知名贷款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公司拥有国资背景,资金自然不是问题。”
除了一些“资本大鳄”的介入,不少本地的借贷机构以“委托投资理财”的名义吸纳民间资金,“在股市黯淡、不动产投资受限的大背景下,许以高额回报是这些理财机构募集大量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手段。”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