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5.44倍!当民生银行(600016,收盘价5.65元)于8月17日交出中报每股收益0.521元的良好业绩,投资者根据前一日的收盘价5.67元计算后发现,民生银行的动态市盈率竟然只有5.44倍,为A股市盈率最低(除进行债务重组的ST股)。 银行股已然经沦为了“大白菜”便宜、日常生活少不了,却也食之无味,少人问津。 银行股,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是国内外天灾人祸的打击,还是咎由自取的“报应”?是巴菲特、史玉柱(博客)眼中的香饽饽,还是索罗斯、王亚伟脚下的皮球?如今,屡创历史新低的A股银行股估值,将迎来黎明前的最后黑暗,还是永远倒在了历史的车轮下? \市场表现\ 估值迭创新低 银行股就是不涨 在披露中报后,民生银行的股价结束了前期的上涨,出现回调。截至8月19日收盘,民生银行的动态市盈率只有5.4倍。 民生银行只是A股银行股的一个缩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已经迭创历史新低,然而,无论是估值还是优异的财报,都始终无法成为银行股上涨的动力。 业绩与反弹背离 截至8月18日,A股16只银行股中有5只公布了半年报,表现上佳。其中,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深发展A,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超40%,民生银行和深发展A的净利润增幅更是分别达到58%和56%。从业内的预测看,银行股上半年整体营收平均保持30%以上的增幅还是值得期待的。 然而,银行股的高增长并没有给股价多大的刺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无论是6月底的反弹,还是近期的行情,银行股都没有太好表现。 6月底,在期待中期业绩向好,紧缩政策放松的背景下,“七翻身”行情提前启动。然而,此时的银行股却拖累着市场的步伐。 统计显示,6月21日起,大盘开始反弹。此时,工、农、中、建等国有大型银行股,确实出现了不错的反弹,但其他商业银行股却滞涨明显。 6月21日~7月18日的反弹中,上证指数上涨7.46%,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中报高增长的银行股却出现滞涨,涨幅依次为1.82%、4.04%、3.63%,和-0.86%。 而从7月19日开始,银行股又开始领跌。在7月25日的暴跌中,沪指下跌2.96%,民生银行、 北京银行(601169,收盘价9.09元)、兴业银行(601166,收盘价12.87元)、南京银行(601009,收盘价8.11元)、华夏银行、宁波银行(002142,收盘价10.02元)的跌幅均超过了3%。 8月9日以来,大盘再次出现反弹。在中报的配合下,此时的银行股表现比前期强得多,更有护盘的意味。在8月9日~8月15日里,沪指上涨3.96%,华夏银行的涨幅高达11.52%。不过,此时的大型银行股却涨幅偏小,中、农、建三大行的涨幅只有2%左右。 估值底部在哪? 在银行股中期业绩超预期增长,股价却远跑输中小市值股票甚至是跑输大盘的情况下,银行股的估值已经非常低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统计显示,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早已创出了历史新低。 WIND资讯显示,从周数据上看,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最低为7.87倍,出现在8月5日。这里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