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起因:公司今日公布2009年年报。数据表明,公司业绩明显下降。2009 年, 营业收入完成252.38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74%,其中造船201.24 亿元,柴油机25.05 亿元,修船20.19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1.42亿万元,同比下降38.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亿元,同比下降39.88%。
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导致订单减少、船价走低,2009年公司造船总量比去年有所增加,但销售收入较去年有所下降,经营承接额与08 年相比也有较大幅度下降。
2009 年,公司造船、修船、核心配套及非船四大业务面临的市场形势均空前严峻:造船业务新船需求急剧萎缩,船价大幅下跌;修船业务大幅减少,改装船寥寥无几;柴油机制造供需矛盾逆转,生产任务大幅下降;非船业务竞争格局加剧。
2010年,在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公司要寻求机遇,发挥综合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海洋工程和非船产品业务。重点以新能源、环保设备等低碳绿色经济为突破口,加强市场研究和技术积累、产品开发能力,力争各成员企业在海工业务、非船业务有新的突破和增长,逐步成为造修船和核心配套业务的重要补充。
◇ 展望未来,由于航运市场尚未恢复,航运和造船能力严重过剩这两个矛盾尚未根本改变,因此公司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的形势仍将十分困难、复杂、严峻。
◇ 船舶产品作为建造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国际性特殊商品,与汽车、机电等行业不同,具有明显的行业滞后效应。当前船舶工业良好的经济指标和发展态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二、三年前经营状况的反映。金融危机对船舶工业的影响远未见底,面临的生产经营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专家指出,过几年船舶工业有可能成为我国最困难的行业之一。
◇ 2010年,船舶行业还将面临市场低迷,船东推迟接船、改单、撤单甚至弃船的风险,同时我国船舶工业将进入产能集中释放期,已承接的手持订单将大量交付。国际金融危机对航运和造船市场影响还将继续蔓延和加深,造船市场复苏将明显滞后于经济复苏。随着手持订单中的船舶不断投放市场,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将加剧,船价将在低位徘徊。
◇ 2010年,我国船舶工业不但会继续面临“交船难、接单难”的困难局面,还将面临船用钢材价格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的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
◇ 公司2007、2008、200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5.30元、6.28元、3.77元。预计公司2010年、201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3.80元、3.86元,对应PE分别为19倍、18.8倍。下调评级至“中性”。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