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欧元区是存在制度缺陷的,主要是货币政策统一,而财政政策未能统一。发行统一的欧洲联合主权债券(E-bonds)、加强财政协调,有利于克服欧元区的制度缺陷,加深其一体化的进程。E-bonds以整个欧元区的经济作为担保,其信用评级将远高于单个欧元区国家的债券信用评级,能够稳定市场信心。公共财政状况较弱的成员国,也能够通过E-bonds获取充足的资金,巩固公共财政,降低融资成本,而不必暴露在投机性的攻击之下。发行E-bonds是欧元区货币政策统一后,尝试进行财政协调的最重要方案,对欧洲经济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全球的投资者来说,也应该欢迎一个全球性欧洲国债市场的出现,中国更是应该明确对此表示支持。
风雨飘摇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因意大利的借债成本上升而雪上加霜。意大利是欧元区的第三大经济体,也是欧洲最大的债券市场,其债务风险可能导致欧元区内国家的主权债务形势严重恶化。
对如何解决欧债危机,欧洲当前主要还是对“问题国家”进行救助。比如继向希腊提供120亿欧元救助款之后,欧盟领导人近期决定再向希腊提供1090亿欧元的纾困基金。但长期来看,受制于欧元区内“问题国家”羸弱的经济增长形势,对它们的救助很可能是“救得了初一,救不了十五”。如果意大利再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话,甚至会出现“太大而无法救”的问题。
对欧元区来说,迫切需要新的思路来解决欧债危机,挽救欧元。目前讨论较多的办法,是让部分主权债务高企的欧元区国家退出欧元区,或者是通过软重组或硬重组的方式来让私人投资者参与救助。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隐含着巨大的风险。比如,让希腊等国家退出欧元区,则已形成事实上的欧元区解体,而且这种做法很可能传染,得到欧元区内其他国家的效仿,从而导致欧元区更加分崩离析。退出欧元区的国家日子也不会好过,一旦退出,将实施“印钞还债”的办法,从而会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引发更大的经济风险与社会不稳定。
就债务重组来说,无论是软重组还是硬重组,都是违约。不仅十分丢脸,而且具有很大风险。为应对希腊债务危机,并防止债务危机在欧元区内蔓延,欧盟领导人在向希腊提供纾困基金的同时,要求希腊债券的私人投资者以债券互换或债券展期的形式提供三分之一的资金。这种“选择性违约”的办法将会传染,其他欧元区“问题国家”最终也很可能宣称和希腊一样,处于“独一无二的困境”,要求违约。考虑到全球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以及主要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形势,欧元区小国的债务违约很可能形成欧洲版的“雷曼兄弟”而席卷全球,也基本上断送了欧元的未来。近日,由于担心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股市暴跌,是个危险的信号。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目前欧债危机虽然解决起来十分困难,但并非无解。现在是欧洲的政治家们严肃考虑发行欧洲联合主权债券(E-bonds)的时候了。其实这一方案已经有过讨论,在去年欧债危机开始的时候,卢森堡首相容克与意大利财政部长特雷蒙蒂就一起提出了这种方案。欧洲的智库也曾提出发行“蓝色债券”的构想,与E-bonds相似。从当前解决欧债危机的可选项中,发行E-bonds仍然是最重要也是最好的选择。
发行E-bonds有利于遏制欧洲主权债券市场的混乱。胸怀着建立欧洲合众国的伟大理想,欧洲的政治家们创立了欧元区,但任何伟大的理想都要渐进地实现。现在的欧元区是存在制度缺陷的,主要是货币政策统一,而财政政策未能统一。因此自上而下的财政纪律就不是硬约束,难以对各国产生实质影响,只要各国不将财政纪律视为国家重点,就会违反规定。后果就是今天看到的部分欧元区国家的主权债务高企和危机。
回复该发言
欧洲联合主权债券:拯救欧债危机的诺亚方舟
2 回复:欧洲联合主权债券:拯救欧债危机的诺亚方舟
wangdaotonga2011-09-13 03:08:45 发表
发行统一的E-bonds、加强财政协调,有利于克服欧元区的制度缺陷,加深其一体化的进程。E-bonds以整个欧元区的经济作为担保,其信用评级将远高于单个欧元区国家的债券信用评级,能够稳定市场信心。公共财政状况较弱的成员国,也能够通过E-bonds获取充足的资金,巩固公共财政,降低融资成本,而不必暴露在投机性的攻击之下。
发行E-bonds有利于保持欧元区经济和欧元稳定,促进欧元区经济健康发展。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不承担经济增长任务,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财政政策。但受制于国内经济情况,很多欧元区国家难以利用债市进行有效融资,并很容易受到短线投机攻击,财政政策的使用受到制约,也导致欧元不稳定。发行统一的欧洲联合主权债券或欧元区债券,国债收益率会降低,融资成本下降。
更重要的是,欧元区发行E-bonds,将出现一个新的欧洲债券全球市场,有助于留住现有欧元区内资本并吸引新资本流向欧洲,推动欧元区经济增长。如果把欧元区和中国作一个类比,那么欧元区应该能够从中国学习到经济发展的有益经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中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旦有了稳定的融资渠道,那么欧元区就可以加强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的强劲发展提供长久支撑。
遗憾的是,尽管操作起来并不复杂,前景不错,但E-bonds方案迟迟未能施行。主要是德国反对,其反对的理由是认为发行E-bonds会导致德国失掉融资优势,增加借贷成本,并认为这种财政安排缺乏公平性。应该看到,从欧元区的建立中,德国、法国等实体经济有优势的国家是获得了最大好处的,通过消除汇率的波动,降低贸易的交易成本,德法等国家的实体经济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理应将其收益在欧元区内进行一定程度的转移支付,这才捍卫了公平性。
发行E-bonds是欧元区货币政策统一后,尝试进行财政协调的最重要方案,对欧洲经济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全球的投资者来说,也应该欢迎一个全球性欧洲国债市场的出现,中国更是应该明确对此表示支持。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回复该发言
发行E-bonds有利于保持欧元区经济和欧元稳定,促进欧元区经济健康发展。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不承担经济增长任务,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财政政策。但受制于国内经济情况,很多欧元区国家难以利用债市进行有效融资,并很容易受到短线投机攻击,财政政策的使用受到制约,也导致欧元不稳定。发行统一的欧洲联合主权债券或欧元区债券,国债收益率会降低,融资成本下降。
更重要的是,欧元区发行E-bonds,将出现一个新的欧洲债券全球市场,有助于留住现有欧元区内资本并吸引新资本流向欧洲,推动欧元区经济增长。如果把欧元区和中国作一个类比,那么欧元区应该能够从中国学习到经济发展的有益经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中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旦有了稳定的融资渠道,那么欧元区就可以加强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的强劲发展提供长久支撑。
遗憾的是,尽管操作起来并不复杂,前景不错,但E-bonds方案迟迟未能施行。主要是德国反对,其反对的理由是认为发行E-bonds会导致德国失掉融资优势,增加借贷成本,并认为这种财政安排缺乏公平性。应该看到,从欧元区的建立中,德国、法国等实体经济有优势的国家是获得了最大好处的,通过消除汇率的波动,降低贸易的交易成本,德法等国家的实体经济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理应将其收益在欧元区内进行一定程度的转移支付,这才捍卫了公平性。
发行E-bonds是欧元区货币政策统一后,尝试进行财政协调的最重要方案,对欧洲经济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全球的投资者来说,也应该欢迎一个全球性欧洲国债市场的出现,中国更是应该明确对此表示支持。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