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于9月9日上午9时30分发布8月经济数据,其中CPI同比增长6.2%,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在接受网易财经连线时表示,8月CPI同比增速超过市场普遍预期,但8月CPI出现环比回落表明物价调控开始逐步见效,预计今年三季度物价拐点会出现。
连平认为,前期对CPI推升作用明显的猪肉价格涨幅出现回落,物价快速上涨的压力已有减轻,下半年翘尾因素将逐步降低归零,地方政府加强对流通环节管理,通过集市与生产基地对接降低食品供应价格,物价调控正逐步起效。
"近期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调,也减轻了中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7月份将是年内CPI的高点,8月份有所回落,9月份会继续回落,拐点将在今年三季度形成。"连平认为,到今年年底,CPI可能在4%左右。
连平认为,目前通胀压力减轻主要来自翘尾因素回落,新涨价因素仍处于高位,"未来通胀治理仍不可懈怠。"
"今年四季度随着物价涨幅的回落和政策收紧力度的减轻,经济增速将启稳回升。"连平预计,目前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太多,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不大;虽然8月中国CPI出现环比回落,但短期内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美国维持零利率政策,甚至可能出台QE3将进一步加大输入型通胀压力,因此中国货币政策也难以大幅放松。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