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语文教材变脸 "走近鲁迅"升级进入初三课本
1 上海语文教材变脸 "走近鲁迅"升级进入初三课本
gucci04032011-09-16 04:16:08 发表
新初三语文教材中新增了一个“走近鲁迅”单元。本报记者 吴恺 摄 龚滔 制图
文汇报报道:“初三语文教材变了”,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并曾参加过语文教材审定的语文特级教师、新华初级中学名誉校长陆继椿,特地将今年秋季新学年初三用的语文课本,跟上届初三用的语文课本作了一番比较,他说,与历年的微调不同,今年语文教材“变脸”很厉害。
八个单元只留其三
同是8个单元,新教材只保留了“爱情如歌”、“世间百态”和“忧乐天下”3个单元。原来的第一单元“大师风采”,换成了“生活文化”;第三单元“面对灾难”,换成了“走近鲁迅”;第四单元“散曲小唱”,换成了“步入书林”;第五单元“世间百态”改为“讲坛回响”,而“世间百态”下移为第六单元,原第六单元“艺术长廊”则删去了;第七单元课文未变,但单元标题由“亭台楼阁”改为“忧乐天下”;第八单元“现当代小说选读”改为“明清小说选读”。
“生活文化”单元和“讲坛回响”单元,原编在上届初三下(九年级第二学期),现在下放了;“走近鲁迅”单元和“明清小说选读”单元,原编在上届初二下(八年级第二学期),现在是升级了;“步入书林”单元原编在上届初一下(七年级第二学期),不过,其中删去了《昆虫记》诗译本前言,增加了《文中有“画”》和《<窗的艺术辩证法》两篇课文。
陆继椿说,“大师风采”单元换成“生活文化”,也许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自然,突出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开启他们的文化眼光去关注和品味生活,领悟并追求高尚的情趣,写出优雅的文字,这个教学切入口,放在上学期比放在下学期好,因为亲近易学,起步也早。“大师风采”单元放到初三下更好,因为学生临近毕业,仰望大师的风采,学习大师的感人事迹,可以说是帮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树立了光辉的高标。
初三学鲁迅作品正合适
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增减,总会引起一阵热议。这次,一些中学语文教师对新教材收录鲁迅作品却并不感到意外,他们认为,初三是时候“走近鲁迅”了,因为学生前面读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现在集中一个单元学习《风筝》、《故乡》、《孔乙己》、《自题小像》、《自嘲》等鲁迅名篇,并配以著名诗人臧克家纪念鲁迅的名诗《有的人》,很有见地。
陆继椿认为,社会上曾有所谓中学生“怕鲁迅”的说法,认为鲁迅作品难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事实上,这些篇目又都是历来入选课本的传统篇目,从来就没有学生说过难懂,因为“懂”的层面和深度有不同的把握,而且因人而异。鲁迅笔下,故事引人入胜、人物栩栩如生,更值得学生体味学习。鲁迅的散文小说,语言十分精当,严密、优美、诙谐、辛辣,特别是这几篇课文,用少儿或青年的眼光来写,情趣盎然,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扩大学生视野
“步入书林”代替了“散曲小唱”,可以说是扩大了学生的文学视野。这个单元编入的《安徒生童话》前记、《真话集》后记、《繁星》《春水》内容提要,包括前面提到的两文,分别附录安徒生、巴金、冰心、朱自清、泰格特的作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欣赏名家名作,很自然地延伸到课外去选读其他作品。
至于“明清小说选读”取代“现当代小说选读”从序而言是理顺,从学生阅读实际而言,《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名著大都读过,显然学有基础,即使还没有读过的学生,通过这个单元学习产生了兴趣,课外去找来读也为时未晚。一个初中毕业生,四、五部古典小说名著是必须读的,到初三时,补读或重读更有必要。
回复该发言
新初三语文教材中新增了一个“走近鲁迅”单元。本报记者 吴恺 摄 龚滔 制图
文汇报报道:“初三语文教材变了”,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并曾参加过语文教材审定的语文特级教师、新华初级中学名誉校长陆继椿,特地将今年秋季新学年初三用的语文课本,跟上届初三用的语文课本作了一番比较,他说,与历年的微调不同,今年语文教材“变脸”很厉害。
八个单元只留其三
同是8个单元,新教材只保留了“爱情如歌”、“世间百态”和“忧乐天下”3个单元。原来的第一单元“大师风采”,换成了“生活文化”;第三单元“面对灾难”,换成了“走近鲁迅”;第四单元“散曲小唱”,换成了“步入书林”;第五单元“世间百态”改为“讲坛回响”,而“世间百态”下移为第六单元,原第六单元“艺术长廊”则删去了;第七单元课文未变,但单元标题由“亭台楼阁”改为“忧乐天下”;第八单元“现当代小说选读”改为“明清小说选读”。
“生活文化”单元和“讲坛回响”单元,原编在上届初三下(九年级第二学期),现在下放了;“走近鲁迅”单元和“明清小说选读”单元,原编在上届初二下(八年级第二学期),现在是升级了;“步入书林”单元原编在上届初一下(七年级第二学期),不过,其中删去了《昆虫记》诗译本前言,增加了《文中有“画”》和《<窗的艺术辩证法》两篇课文。
陆继椿说,“大师风采”单元换成“生活文化”,也许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自然,突出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开启他们的文化眼光去关注和品味生活,领悟并追求高尚的情趣,写出优雅的文字,这个教学切入口,放在上学期比放在下学期好,因为亲近易学,起步也早。“大师风采”单元放到初三下更好,因为学生临近毕业,仰望大师的风采,学习大师的感人事迹,可以说是帮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树立了光辉的高标。
初三学鲁迅作品正合适
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增减,总会引起一阵热议。这次,一些中学语文教师对新教材收录鲁迅作品却并不感到意外,他们认为,初三是时候“走近鲁迅”了,因为学生前面读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现在集中一个单元学习《风筝》、《故乡》、《孔乙己》、《自题小像》、《自嘲》等鲁迅名篇,并配以著名诗人臧克家纪念鲁迅的名诗《有的人》,很有见地。
陆继椿认为,社会上曾有所谓中学生“怕鲁迅”的说法,认为鲁迅作品难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事实上,这些篇目又都是历来入选课本的传统篇目,从来就没有学生说过难懂,因为“懂”的层面和深度有不同的把握,而且因人而异。鲁迅笔下,故事引人入胜、人物栩栩如生,更值得学生体味学习。鲁迅的散文小说,语言十分精当,严密、优美、诙谐、辛辣,特别是这几篇课文,用少儿或青年的眼光来写,情趣盎然,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扩大学生视野
“步入书林”代替了“散曲小唱”,可以说是扩大了学生的文学视野。这个单元编入的《安徒生童话》前记、《真话集》后记、《繁星》《春水》内容提要,包括前面提到的两文,分别附录安徒生、巴金、冰心、朱自清、泰格特的作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欣赏名家名作,很自然地延伸到课外去选读其他作品。
至于“明清小说选读”取代“现当代小说选读”从序而言是理顺,从学生阅读实际而言,《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名著大都读过,显然学有基础,即使还没有读过的学生,通过这个单元学习产生了兴趣,课外去找来读也为时未晚。一个初中毕业生,四、五部古典小说名著是必须读的,到初三时,补读或重读更有必要。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上海语文教材变脸 "走近鲁迅"升级进入初三课本
gucci04032011-09-16 04:16:08 发表
对教学影响因人而异
对语文教材的变化,许多一线教师表示理解。杨浦区上外双语学校一位语文教师说:“教材是范本,但不是孤本,收入的文章进进出出,可能都有道理。”
而民立中学一位语文老师表示,语文教材的修订,更要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多考虑,要增加语文的味道,剔除一些看似“威严”但缺少语文本身韵味的“说教”,也许能使语文更有本色和灵性。
由于对教材的使用,各校有各校的做法,每个老师的应变也有所不同,因此教材变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也因人而异。西南位育中学语文教师方洪说,学校对教材使用比较活,尽管初三上语文教材变化较大,但由于上课采用主题式或聚焦某一个方向,因此单个文本的增删,不会对教学有太大的影响。收入教材的文章,有的也仅仅用来参考,当然肯定会增加备课的工作量。
参加修订的有关人员认为,今年新初三语文课本单元调整幅度大,这是吸取了广大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结果。至于如何用好教材,那就看教师的本事了。(本报记者苏军)
回复该发言
对语文教材的变化,许多一线教师表示理解。杨浦区上外双语学校一位语文教师说:“教材是范本,但不是孤本,收入的文章进进出出,可能都有道理。”
而民立中学一位语文老师表示,语文教材的修订,更要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多考虑,要增加语文的味道,剔除一些看似“威严”但缺少语文本身韵味的“说教”,也许能使语文更有本色和灵性。
由于对教材的使用,各校有各校的做法,每个老师的应变也有所不同,因此教材变化对教师教学的影响也因人而异。西南位育中学语文教师方洪说,学校对教材使用比较活,尽管初三上语文教材变化较大,但由于上课采用主题式或聚焦某一个方向,因此单个文本的增删,不会对教学有太大的影响。收入教材的文章,有的也仅仅用来参考,当然肯定会增加备课的工作量。
参加修订的有关人员认为,今年新初三语文课本单元调整幅度大,这是吸取了广大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结果。至于如何用好教材,那就看教师的本事了。(本报记者苏军)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