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贝尔未来的岳父贺伯德试图以十万美元将电话专利所有权转让给美国西部联盟电话公司时,西联总裁威廉·奥顿做出了让他后悔一辈子的决定,就像当年深圳电信嫌一百万太贵而拒绝收购马化腾的OICQ一样,威廉说:“这个做电玩的公司有什么用?”
1876年3月10日,当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拨通历史上第一个电话对华生说“来这里,我想见你”时*,包括威廉·奥顿在内的世人花了很长时间都没理解这玩意儿到底有什么用。

老太太的玩具
像历史上许多发明一样,电话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也是被当玩具使。我们每天用的电话曾被人们用当作听笑话和音乐剧的社交媒体,也有乡下的老太太在用公用线路偷听电话被人抱怨时,惊讶地反问“我的邻居怨恨我从这部电话中得到乐趣?”更为重要的是,电话在打破了亚里士多德著名的戏剧理论三一律(一时一地一事)的同时,成为缩短空间和时间的机器,让分隔两地的人即时联系成为现实。历史如此相似,互联网现在正在发生的变化和创造的历史,也曾在电话发展史上发生过。
被西部联盟拒绝后,贝尔和两位合伙人创建的贝尔电话公司(即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前身)在有限的资金下,于1880年开始建立国内第一个长途电话网络。在预测电话的作用时,“电话电缆可以铺在地下或架空,利用支线将私人住宅,乡村,商店,工厂等连接起来,通过主电缆和中心交换实现任何两个地方的直接通信是可能的。”贝尔说,“我相信,电话面向公众是必然的结果,不仅如此,我确信,在将来,电线将不同城市的电话公司的电话局连接起来,一个人能够与不同地方的人打电话”。
贝尔发表这番预言十七年后的1895年,英国邮政大臣阿诺德·莫利(Arnold Morley)还认为,电话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装饰,他说:“煤气和水对每一个国民来说都是必需品,”“而电话不是,而且永远也不会是。试图使他们相信大众会喜欢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话是徒劳的……”
一百年以后,贝尔的预言实现了。但被发明后的前四五十年,电话还没完全定型为点对点的私人通讯工具,而是被当作千奇百怪用途的新闻节目台、音乐会直播工具、八卦资讯中心、老太太打发无聊的消遣工具等等。不同电话公司之间的系统对接则迟至1913年才开始协议化以及逐渐成为常态。现在中国电信用户打给中国移动用户已经完全感觉不出来有什么不便了,而当时的电话就像你现在用QQ无法和Gtalk联系人联系,你在新浪微博无法和腾讯微博用户联系一样,既别扭又耗费许多时间、精力和学习成本。因为公司管理者的短浅和狭隘,既徒增了公司成本,又给用户造成不便。当年的电话公司如此,现在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依然如此。
再回来。虽然当时英国人对电话的认知普遍落后于美国且抱有抵触心态,但英国仍然有人看到了电话在未来的价值。一位《泰晤士报》记者曾于1880年对电话在职业生活中的丰富用途做出了他的判断:“(电话)允许商业行为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顺利进行。对于每一个使用它的商人,电话意味着节省时间,减少焦虑和麻烦,省去不必要的汗水和泪水,当然,也节省了金钱。”
热衷于收听电话新闻的布达佩斯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