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股票的其他话题……

返回股票……


我收藏的爽吧……


力帆副总裁廖雄辉:力争每年实现增幅30%到50%

1 力帆副总裁廖雄辉:力争每年实现增幅30%到50%
babywode2011-09-18 03:27:45 发表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
在2011年成都车展上,力帆副总裁兼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廖雄辉表示,“我们现在在行业的排名是第25名,我们争取进入到20名之内,力争每年实现增幅在30%到50%。”

力帆副总裁兼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廖雄辉
他还表示,承担“提升品牌和弥补市场的空白”两个任务的力帆720,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市。以下为访谈实录:
网易汽车:根据力帆的半年报显示,力帆的汽车业务实现了销售11.88亿,比去年同比增长了,76.28%。如果让你总结下经验,你认为是哪些因素导致力帆取得这样的成绩?
廖雄辉:第一个呢,力帆这么多年来,保品质。还有一个,稳步的提升。用户的口碑来自于生产与服务。而这两个,影响消费者的口碑的两个主要的因素,我们在做。
客户的满意率有明显提高。这样就是说为我们的销量增长提供了一个大的动力。这是第一,第二个是力帆股份的上市。上市以后我们的新品开发步伐,包括推广的力度加大了。这样就符合了我们经销商和用户对力帆的信心。我举个例子,北京现在虽然是限购,但我们在北京不但没有减少经销店,相反我们还增加了两家店。
我敢说,我们力帆经销商的资金利润率绝对不低于其它品牌。当然,这还取决于经销商对我们的信心和信任。
今年以来,我们的经销商网络增加得很快。我原来二级网点,就是往下有200多家,到今年有700多家。这个速度很快,同时我们也有一些措施,鼓励和刺激我们一级的把二级网点铺垫下去。这个是第三个原因。
第四个就是我们生产家的SUV,对我们的销售也有很大的促进。
网易汽车:这次成都车展,你们展出了力帆720,你们也如同其他自主品牌一样,产品上要往上走?
廖雄辉:力帆720是力帆首款冲击中级车市场的。现在大家也看到自主品牌在往上顶,合资品牌在往下压。我们要发展,应该往上顶一点,这样我们生存的空间会宽松一点。
现在合资品牌的某些车型已经压到7万,6万,5万。我们不改变,就没有生路了。这个时候,你必须要有往上顶的动作,这样的空间才能越大。这是从我们自身的发展需要而言。
这款车我们争取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上市。这个车承担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提升品牌的任务,第二个弥补我们市场的空白。我们现在还没有一款车能够冲击中高端市场,它弥补了空白。
网易汽车:如果要说到挑战的话,你认为力帆遇到的瓶颈,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哪里?
廖雄辉: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自身。
很多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积累,我们的技术,管理,营销,服务还需要不停的完善。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一个企业真的要垮的话,你不能怪外界。你不能怪竞争对手有多么强大,环境有多么恶劣。关键还是看自身,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会有自身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说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现在要克服自己,我们要不断的超越自我。
网易汽车:今年一到八月份的汽车销量,创造了十年来汽车行业的历史增幅新点。那你对下半年,或者对明年中国一个车市的判断,你是保持乐观的态度,还是不乐观的态度?
廖雄辉:今年下半年我认为四个字吧,“谨慎乐观”。应该说下半年的第四季度,还是会有一个高峰期的。这个是传统的,中国人这么多年形成的消费文化,习惯决定的。毕竟中国的刚性需求还在,而且需求很大。这个是说通过压制可能压制不了的。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力帆副总裁廖雄辉:力争每年实现增幅30%到50%
babywode2011-09-18 03:27:45 发表
从表象上来,还有就是节能政策,国家节能的政策。这个是其中之一,第二个原因是汽油,柴油的上涨,这对汽车的消费,将会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第三个呢,各个地方由于环保,交通,能源的限制,出台了一些限购政策,这民众在购车的时候,心理上会有一个影响。
还有一点,非常非常的重要。中国现在是中小企业很缺乏资金,缺乏资金的时候势必会影响到很多消费者的收入。但总的来说,这个市场的需求是多功能的。它有高,有低。但是刚性需求是存在的,毕竟现在没有车的生活,家是一种遗憾。没有车的生活,工作和生活的空间不可能放大。
网易汽车:未来几年内,力帆汽车(微博)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销售额,才敢说在中国市场是有一席之地?
廖雄辉:董事长很明确提出了,他说任何一个细分市场,要做到前几名。我们现在在行业的排名是第25名,我们争取进入到20名之内。我们是力争每年的增幅在30%到50%。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