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A股市场的低迷并未能消减新基金发行的热情,wind数据显示,7月共发行新基金24只,仅次于5月的28只,数量是年内的次高点。今年前7个月,累计发行新基金数量突破130只,达到132只,较去年同期的80只增长65%。
值得一提的是,前7个月新基金发行的两个高峰均出现在股市低迷时期,如5月发行新基金数量达到28只,但上证指数该月创出了今年最大的月跌幅,达5.77%;而7月上证指数的跌幅为2.18%,是年内的第二大跌幅,但新基金发行数量却达到24只。相反,今年前4个月大盘震荡上升,但新基金发行平稳推进,数量均在16-19只之间。
今年还剩下5个月的时间,按照前7月平均每月近19只的发行速度来计算,今年全年新发基金数量有望超过200只,这符合之前部分基金分析人士的预期。
不过,虽然新基金保持了高速发行的节奏,但规模缩水情况非常明显。wind数据显示,7月份共成立了11只基金(已结束募集阶段并宣布成立日的基金),平均首募份额不足6亿份,较6月的接近10亿份继续环比下滑,而今年前7月的平均单只新基金募集份额超过15亿份。
一位基金分析师告诉网易财经,一方面,政策的不断收紧导致资金面出现紧张;另一方面,多通道审批导致基金公司扎堆发行新基金,虽然偶尔会出现一些创新产品,但大多数新基金还是同质化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认购热情,加上今年以来股市持续低迷,新发基金规模持续创新低也在情理之中。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一期《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显示,目前已受理但尚未获批的新基金数量超过100只,部分基金递交申报材料甚至已经超过了半年。
在这些基金中,逾30只基金属于分级基金,同质化问题相当严重,不过,基金公司依然不断上报该类基金,如在7月28日和7月29日,国海富兰克林中证100指数增强型分级债基、泰信中证基本面400指数分级基金分别上报。此外,候审基金中,QDII基金和指数基金的数量也均超过10只。
更为要命的是,虽然新基金首募规模不断缩水,但银行的尾随佣金比例并未随之缩小,相反,多家银行的尾随佣金出现涨价。有报道指出,工行、建行、招行等所要求的新基金尾随佣金都突破1%的大关。
如此一来,那些首募规模较小的新基金就只能处在赔本赚吆喝的状态,中大型基金公司尚能应付,但一些小基金公司尤其是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则显得举步维艰。数据显示,目前尚有10多家基金公司的资产总规模处在100亿元的“最低生存线”之下,若无法通过发行新基金来丰富产品线、壮大总规模,那么,盈利就更是遥遥无期。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