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9月18日报道 曾经被视为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奇迹的比亚迪,一下子从高高的云端上跌落下来,引起了社会上巨大的波澜。
世界最富有的两个人同时站台背书的例子,估计是只有比亚迪的王传福能够享受得到,入股比亚迪的股神巴菲特,邀请好友微软老总比尔.盖茨,一同为比亚迪的新产品,一度成为中国汽车界的盛事。然而曾几何时,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比亚迪风光不再。
宣称要在2015年要做到世界第一的比亚迪,估计怎么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一个宏伟目标了吧。就在公司市场销售量几乎要达到百万辆的时候,比亚迪的产品却卖不动了,渠道经销商也纷纷站到自己的对立面,收入与利润均大幅下滑。
据最新的财报显示,比亚迪公司201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4.21亿元大幅下滑88.63%;
下降将近9成的幅度,就像当初比亚迪连续多年实现市场销量翻番式的增长一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而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的离职则揭开了比亚迪动荡的大幕,随后最先从微博上披露出来的比亚迪将近70%的裁员传言,更是让比亚迪陷入舆论的漩涡中而不能自拔。
此时,也看不到王传福像往常一样再次表达对于未来的雄心与展望。
比亚迪今天的乱局,或许从表面看事出突然,但是,今天危机恰恰早就孕育在过去的繁荣之中。
首先,比亚迪过往成功的最大基础就是,他们宣称打破了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实施垂直化整合。所谓垂直化,即是最大程度地将汽车上游的供应链条环节中的供应商,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配套车间。
这种垂直化生产方式其实早就被汽车产业所淘汰,就是因为当汽车产销达到一定规模时,生产成本不仅仅不会降低反而会提高。
因此,比亚迪在产销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实施垂直化生产确实降低了产品成本,但是随着比亚迪产销规模连续翻番,成本降低成为不可能,从而造成生产利润大幅下降。
其次,反机器化。比亚迪自豪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们将原本实施机器化生产的地方都分解到人工,用人海战术代替机器化大生产。
这种生产方式只是简单考虑到了人工成本比较低下的因素,却忽视了人工生产容易产品产品质量问题。因为人不像机器,容易产生疲劳感,同时生产不一致性相比机器的频率要高很多。
这种产品质量问题,就会产生市场对比亚迪品牌的不信任感,这种问题或许在开始的阶段不容易发现,但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产品使用时间的延长,就会不断暴露出来。
第三,比亚迪将整个企业战略的重心更多地倾斜到市场销售与渠道的扩张,并通过渠道扩张来获得算数式的销售规模的增长。
这种发展模式在汽车市场整体环境比较快速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旦市场增长速度减缓,那么过多的渠道就会暴露出恶性竞争的问题,从而让经销商之间、经销商与比亚迪之间产生矛盾。
作为最后进入汽车行业的整车生产企业比亚迪,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与现代汽车产业背向而驰的发展模式呢?
IT产业经验简单地移植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可惜的是,汽车产业与IT产业在生产与销售上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汽车两万个零部件不是简单地组装在一起,汽车整车不是即插即用型的产品,因而反机器化与垂直整合模式都忽视了汽车产业生产工艺更加复杂的特点。
而企图更快超越世界先进跨国企业的急迫心态更是造成了比亚迪舍本逐末。实施超越,不仅仅是比亚迪的目标,也是所有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目标,不过欲速则不达,急迫造成了浮躁,浮躁造成了战略扭曲,战略扭曲造成了公司更像是一个海市蜃楼,没有打好根基,辉煌的景象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目前的比亚迪困境,不独是比亚迪自己专有,只是体现到每一个本土企业上程度不同而已。
回复该发言
比亚迪之乱:本土企业转型的必然代价
2 回复:比亚迪之乱:本土企业转型的必然代价
两条死鱼2011-09-19 14:59:12 发表
作为后进的国家和企业,是否有所谓的超越策略和模式,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
能够从其它国家和企业发展的历史中吸取教训,获取经验是最好的超越模式之一。但是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一直期望一种更快更有效率地方式能够达到世界第一的地位。中国的社会文化基础也支持这样一种力争第一的企业发展模式和心态。
但是,不管任何的超越,有些科学的部分是如何超越不了的,必须脚踏实地去争取。
比如,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视问题一直是中国本土企业忽略的内容,每一个企业都只想着向前冲杀以攻城略地,但是就像没有建立根据地的游击战术一样,这些企业都没有将自己的产品的质量获得更好地提升,也没有将自己的品牌价值溢价进一步扩大。
这恰恰是最让中国汽车本土企业纠结的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企业已经有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为什么我们到现在仍然无法走出最初的低质低价的品牌怪圈呢?
这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我们最应该重视的东西,或者说我们今天的汽车企业的发展模式仍然到处渗透着计划经济的管理阴影。
不管是本土汽车企业推出新的产品,还是推出新的品牌,都是采取从上到下的模式,即是基本上企业领导层决策,企业执行,然后推向市场。但是,真正的市场化的模式应该是,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进行产品的设计与研发,然后进行生产销售,最终回到市场消费者的手中。
第一种是从上到下的计划模式,第二种则是从市场到市场的市场模式。
被认为是上帝的购买我们产品的消费者,却一直被视若无物,这样的发展模式,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吗?
托马斯?爱迪生说过,需要、必要性是创新之母。我们转化一下,市场需求,是企业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础与根本。
比亚迪今天的局面,恰恰是忽略了市场所致,也是本土企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代价。
目前,中国的许多汽车企业都在宣称自己进行模式转型,但是这些转型又有多少是在市场的眷顾下进行的呢?如果这样,下一个比亚迪又会是谁呢?
回复该发言
能够从其它国家和企业发展的历史中吸取教训,获取经验是最好的超越模式之一。但是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一直期望一种更快更有效率地方式能够达到世界第一的地位。中国的社会文化基础也支持这样一种力争第一的企业发展模式和心态。
但是,不管任何的超越,有些科学的部分是如何超越不了的,必须脚踏实地去争取。
比如,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视问题一直是中国本土企业忽略的内容,每一个企业都只想着向前冲杀以攻城略地,但是就像没有建立根据地的游击战术一样,这些企业都没有将自己的产品的质量获得更好地提升,也没有将自己的品牌价值溢价进一步扩大。
这恰恰是最让中国汽车本土企业纠结的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企业已经有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为什么我们到现在仍然无法走出最初的低质低价的品牌怪圈呢?
这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我们最应该重视的东西,或者说我们今天的汽车企业的发展模式仍然到处渗透着计划经济的管理阴影。
不管是本土汽车企业推出新的产品,还是推出新的品牌,都是采取从上到下的模式,即是基本上企业领导层决策,企业执行,然后推向市场。但是,真正的市场化的模式应该是,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进行产品的设计与研发,然后进行生产销售,最终回到市场消费者的手中。
第一种是从上到下的计划模式,第二种则是从市场到市场的市场模式。
被认为是上帝的购买我们产品的消费者,却一直被视若无物,这样的发展模式,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吗?
托马斯?爱迪生说过,需要、必要性是创新之母。我们转化一下,市场需求,是企业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础与根本。
比亚迪今天的局面,恰恰是忽略了市场所致,也是本土企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代价。
目前,中国的许多汽车企业都在宣称自己进行模式转型,但是这些转型又有多少是在市场的眷顾下进行的呢?如果这样,下一个比亚迪又会是谁呢?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