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份草根实施方案的诞生
年初孙善学的动员讲话,在职业院校获得了热烈响应,许多院校表示,愿意参加到试点中来。综合了学校的科研实力和专业设置情况后,市教委决定,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等院校和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等6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试验项目立项的前期论证和申报工作。
“我们学院有4个专业获准开展前期论证,是所有院校中最多的。”北京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王利明告诉记者。她说,学院之所以敢拿出这么多的专业开展试验,是因为学院看准了,分级制改革将是职业教育一场新的革命。分级制试点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抓手,可以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的改革创新。
北京联合大学对试点工作给学校带来的变化也充满了期许。“通知一下来,学校马上成立了主管校长为组长的分级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协调和政策制定。同时还成立了分级制工作小组,立即启动试点的各项工作。”该校高职处处长齐再前告诉记者。
“简直是爱上‘分级’了,年都没过好,一直在企业调研。”北京联合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负责人李宇红甜蜜地“抱怨”着。虽然挑战特别大,但李宇红却很享受这个过程,“有时候自己都佩服自己,怎么我还能想出这个来。”
拿着自己撰写的厚厚一摞实施方案,李宇红讲述了这份实施方案的诞生过程。
第一项工作是寻找职业分类依据,李宇红所在的团队首先对劳务市场及人才市场供求进行了调研,对各大招聘网站的市场营销类岗位数据进行了采集分析。这之后,她们开始了艰苦的企业调研。那段时间里,她所在的团队调研分析了9大行业,包括快消行业的龙头企业代表宝洁公司,耐消行业的西门子公司,医药行业的辉瑞公司、拜耳公司、强生公司、同仁堂,IT领域的IBM和用友集团,汽车行业的宝马公司,还有房地产行业的万科公司、中海地产,商业流通的沃尔玛公司、国美电器,电子商务领域的阿里巴巴公司等。结束企业调研后,她们又集中研究了《职业分类大典》和《国家职业标准》,对一些行业协会的营销类证书也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对猎头公司对跨国公司市场营销职业岗位的分类进行了搜集和分析。
经过这些调研分析,李宇红所在的团队有了底气,拿出了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教育分级标准框架。
在这段时间里,同李宇红一样,其他15所职业院校的团队也都在紧张忙碌着。到3月底,25份“草根”实施方案全部上报给了市教委。4月中旬,16所试点院校申报的25份实施方案挨个“过堂”,接受专家的初步论证。经过论证,其中9个基础较好、分级标准和工作方案相对成熟的试验项目获准启动市级立项论证,而4个试验项目因为涉及学校多,需要重新整合院校资源后开展校际专业组合论证,另5个试验项目则需学校进一步做好职业需求分析,完善分级标准和工作方案,待成熟后再组织市级论证。
3.12个专业的重构和新生
从5月初到6月初,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来自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院校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9个试验项目进行了立项论证,7月和8月,陆续又有3个试验项目相对成熟进入了市级立项论证。
李宇红清楚地记得,她们的市场营销专业被排在5月底。本来这个专业因为口径宽泛并不被大家所看好,但她们拿出的分级标准和教学方案设计却让专家们感到眼前一亮。“关键是我们很幸运地找到了用友大学这个合作伙伴,他们对市场营销专业有着深入研究,他们企业正在使用的学习路线图为我们制定分级标准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借鉴。”李宇红说。
回复该发言
酝酿六年的改革方案:北京试水职业教育分级制
2 回复:酝酿六年的改革方案:北京试水职业教育分级制
gucci04032011-09-19 15:40:30 发表
对于这样一份校企共同拿出的实施方案,专家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职业教育分级框架理念新颖,思路清晰,有比较好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理论高度”,“方案中提出的职业教育分级‘课相开发九步流程’对课相开发进行了方法论层面的探讨,对其他试验专业具有较好的学习和借鉴作用”,“用友软件集团、用友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国美电器集团等合作企业全程参与职业教育标准设计和论证,为项目论证的可行性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较好地体现了‘企业主体’地位”。
当然,论证中,专家们也提出了不少工作建议。诸如“标志性教育任务”的设计和描述,要进一步改变传统学历教育的做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职业活动为载体,加强对“课相”的研究;要重点关注人才培养质量检测和评价中第三方评价要素的设计等。
“经过这次申报和专家评审,我们才真正理解了校企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过去我们对校企合作的理解简直太肤浅了。只有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开发出适用的课相,才算是真正从职业出发的教育。”李宇红说。如今的市场营销专业,与一年前李宇红熟悉的那个市场营销相比,教育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早以焕然一新,宛如凤凰涅磐后的重生。
分级标准要“落地”必须通过教学来实现。分级制改革提出了“课相”这一新的职业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以取代传统的教学形式。12个专业分级标准确定下来后,最重要的任务便是课相的开发,按照不同的分级标准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
“我们的课相开发都要经过一个‘三上三下’的过程,你可以看看机电一体化专业前后几张教学计划表,可以很明显看出‘上下’后的变化。”王利明向记者建议。
王利明说的第一次“上”,指的是市级立项论证,会上专家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会下校企专家共同来修改。第二次“上”,则是暑期学校自己组织的论证。“两天时间里,在充分讨论后,来自院校和企业的10名专家竟然都给出了不合格的意见”,王利明说,没办法,校企专家们只能再次碰头修改。最后一次的“上”,是在实施前,需要再次提交到教委,请专家论证。
对于这12个专业的重新建构过程,孙善学认为可以用一开一合来描述——如果把制定分级标准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开”的过程,那么开发课相并进行课相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合”的过程,在这一“开”一“合”之间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逻辑。
■背景链接: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概述
现代化建设对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层次性、专业性和发展性,构成了职业教育分级的客观基础。从分级标准可以反映出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和用人结构的层次性对职业人才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文化知识的具体要求。职业教育一般从1级到5+级,分六个级别。
职业教育的1级和2级,属“基础性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初、中级劳动者。职业教育1级主要为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职业准备教育,目的是帮助社会新增劳动力达到基本的职业资格准入条件,培养具有必要的职业素养和基本技能的初级劳动者,可以从事非技术类岗位或简单技能型岗位工作。职业教育2级相当于现行制度下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中级劳动者,可以从事一般技能型岗位工作。
职业教育3级和4级,属“提高性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应用性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教育3级属于高中后的职业准备教育,培养具有较好职业素养和一定管理能力的技能型劳动者,可以从事一般复杂程度的技能型岗位和辅助管理岗位。职业教育4级相当于现行制度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可以从事比较复杂的技能及管理岗位工作。
回复该发言
当然,论证中,专家们也提出了不少工作建议。诸如“标志性教育任务”的设计和描述,要进一步改变传统学历教育的做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职业活动为载体,加强对“课相”的研究;要重点关注人才培养质量检测和评价中第三方评价要素的设计等。
“经过这次申报和专家评审,我们才真正理解了校企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过去我们对校企合作的理解简直太肤浅了。只有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开发出适用的课相,才算是真正从职业出发的教育。”李宇红说。如今的市场营销专业,与一年前李宇红熟悉的那个市场营销相比,教育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早以焕然一新,宛如凤凰涅磐后的重生。
分级标准要“落地”必须通过教学来实现。分级制改革提出了“课相”这一新的职业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以取代传统的教学形式。12个专业分级标准确定下来后,最重要的任务便是课相的开发,按照不同的分级标准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
“我们的课相开发都要经过一个‘三上三下’的过程,你可以看看机电一体化专业前后几张教学计划表,可以很明显看出‘上下’后的变化。”王利明向记者建议。
王利明说的第一次“上”,指的是市级立项论证,会上专家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会下校企专家共同来修改。第二次“上”,则是暑期学校自己组织的论证。“两天时间里,在充分讨论后,来自院校和企业的10名专家竟然都给出了不合格的意见”,王利明说,没办法,校企专家们只能再次碰头修改。最后一次的“上”,是在实施前,需要再次提交到教委,请专家论证。
对于这12个专业的重新建构过程,孙善学认为可以用一开一合来描述——如果把制定分级标准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开”的过程,那么开发课相并进行课相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合”的过程,在这一“开”一“合”之间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教育逻辑。
■背景链接: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概述
现代化建设对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层次性、专业性和发展性,构成了职业教育分级的客观基础。从分级标准可以反映出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和用人结构的层次性对职业人才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文化知识的具体要求。职业教育一般从1级到5+级,分六个级别。
职业教育的1级和2级,属“基础性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初、中级劳动者。职业教育1级主要为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职业准备教育,目的是帮助社会新增劳动力达到基本的职业资格准入条件,培养具有必要的职业素养和基本技能的初级劳动者,可以从事非技术类岗位或简单技能型岗位工作。职业教育2级相当于现行制度下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中级劳动者,可以从事一般技能型岗位工作。
职业教育3级和4级,属“提高性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应用性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教育3级属于高中后的职业准备教育,培养具有较好职业素养和一定管理能力的技能型劳动者,可以从事一般复杂程度的技能型岗位和辅助管理岗位。职业教育4级相当于现行制度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可以从事比较复杂的技能及管理岗位工作。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酝酿六年的改革方案:北京试水职业教育分级制
gucci04032011-09-19 15:40:30 发表
职业教育5级和5+级,属“发展性职业教育”。职业教育5级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可以从事复杂的技术及重要管理岗位工作。职业教育5+级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开拓意识、领导能力、创新能力,能够解决重大生产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关键技术问题的拔尖人才,可以从事设计研发、工程技术及高级管理岗位工作。其中,5+级别为开放级别,对某些专业,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在5级之上,还可能出现6级、7级或更高级别。
这种分级设计,形成了自下而上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逐级递进、教育内容和要求顺畅衔接、入学制度和形式开放灵活、质量保障和评价严谨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
为保证职业教育分级制有效运行,需要建立职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职业教育标准委员会、职业教育授权委员会、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等管理机构。
职业教育分级制度的实施机构则包括中等及高等职业院校、社区学院、企业培训中心、社会培训机构及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各类职业教育机构以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标准为依据,负责组织实施职业教育教学,保障教育质量,经过考核达到分级标准要求的颁发相应的职业教育等级证书。
职业教育分级制需要建立新的开放的职业教育入学制度,其基本框架是:初中后分流进入职业教育采取登记入学;职业教育逐级升学采取直通方式;跨教育类型升学(普通教育进入职业教育)采取考试或测试方式;成人入学采取考试或测试方式。职业教育分级制旨在建立一个面向人人、适应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拓宽现有学校职业教育的办学功能,扩大职业教育资源范围,增强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和可选择性。
职业教育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在教育模式上,按照分级标准设计教学方案,以学习者的既往经历、知识、能力为基础确定培养方案,以模块化教学和学分制管理为特点,形成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受教育者提供职业生涯全过程指导,实施连续学习与弹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制度和教学管理模式。
职业教育分级制宽进严出的入学制度、灵活的学习制度决定了建立职业教育评价工作机制的重要性。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在本地区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的主持下开展的、职业院校评价委员会参与的、由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构成的人才质量保障机制,是决定是否授予毕业生相应职业教育等级证书的必须环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需要建立针对教育对象的统一测评、内审外审制、考官制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具体是职业教育1级至3级主要实行内审外审制;职业教育4级以内审外审制为主,辅以考官制;职业教育5级和5+级实行考官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摘编自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课题组《职业教育分级制度》书稿)
回复该发言
这种分级设计,形成了自下而上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逐级递进、教育内容和要求顺畅衔接、入学制度和形式开放灵活、质量保障和评价严谨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
为保证职业教育分级制有效运行,需要建立职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职业教育标准委员会、职业教育授权委员会、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等管理机构。
职业教育分级制度的实施机构则包括中等及高等职业院校、社区学院、企业培训中心、社会培训机构及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各类职业教育机构以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标准为依据,负责组织实施职业教育教学,保障教育质量,经过考核达到分级标准要求的颁发相应的职业教育等级证书。
职业教育分级制需要建立新的开放的职业教育入学制度,其基本框架是:初中后分流进入职业教育采取登记入学;职业教育逐级升学采取直通方式;跨教育类型升学(普通教育进入职业教育)采取考试或测试方式;成人入学采取考试或测试方式。职业教育分级制旨在建立一个面向人人、适应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拓宽现有学校职业教育的办学功能,扩大职业教育资源范围,增强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和可选择性。
职业教育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在教育模式上,按照分级标准设计教学方案,以学习者的既往经历、知识、能力为基础确定培养方案,以模块化教学和学分制管理为特点,形成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受教育者提供职业生涯全过程指导,实施连续学习与弹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制度和教学管理模式。
职业教育分级制宽进严出的入学制度、灵活的学习制度决定了建立职业教育评价工作机制的重要性。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在本地区职业教育评价委员会的主持下开展的、职业院校评价委员会参与的、由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构成的人才质量保障机制,是决定是否授予毕业生相应职业教育等级证书的必须环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需要建立针对教育对象的统一测评、内审外审制、考官制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具体是职业教育1级至3级主要实行内审外审制;职业教育4级以内审外审制为主,辅以考官制;职业教育5级和5+级实行考官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摘编自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课题组《职业教育分级制度》书稿)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