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冶炼
目前对黄金投资要谨慎,通货膨胀的负面消息已被市场消化,黄金永远大幅上涨是不现实的
黄金的价格是否会冲破2000美元/盎司?黄金是否仍是资金安全的避风港?我们是否会重新倒退至金本位时代?谁能取代黄金成为下一个硬通货?
带着这些问题,《瞭望东方周刊》分别采访了几位经济学家:高盛亚洲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兼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磊,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解析了黄金热的未来走向。
是什么让黄金飞涨
11年,黄金的价格翻了6倍。从勘探行业传来了“雪上加霜”消息:寻找新矿源代替已经枯竭的矿层变得越来越困难。
“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最为浅显,难以控制的需求,日益减少的出产量,这是否意味着黄金的价格将迎来下一个11年的飞涨呢?
丁剑平:黄金价格上升根本原因在于全世界对流通过剩的担忧。黄金的实际需求量不大,就算资源开采日益减少也不影响刚性需求,也就是说其开采量不高但需求也不高,工业用金和生活用金完全能满足。由于目前存在投机利益,增加的黄金消耗多为投机用金。
陆磊:黄金价格的猛涨来源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实体经济面低迷,导致投资标的向金融资产领域倾斜。而大宗商品和股市都与实体经济有关,显然与实体经济泾渭分明的黄金更具吸引力和避险功能。
二是,各界纷纷预测政府会持续出台放松货币政策,大家都担忧纸币贬值。当然大宗商品也有避险功能,黄金只是选择之一。
三是,美元贬值,资金需要在主要货币(美元)和黄金中进行选择。黄金将继续走强但会放慢速度,只要实体经济面低迷,美国货币政策没有收紧,黄金将持续走强。
哈继铭:黄金是价格波动很大的大宗商品,其市场本身规模不大,也没有特殊工业用途。不过由于其金融性较强,在美元贬值的形势下一举推高了黄金价格。目前对黄金投资要谨慎,通货膨胀的负面消息已被市场消化,黄金永远大幅上涨是不现实的。
谢国忠:黄金是对冲通胀一个比较好的产品,只要货币量在增加,黄金就会处于一个牛市。黄金最终站上每盎司2000美元的可能性是有的。
中国央行是否会大量增持黄金
路透社报道来自澳大利亚埃斯特集团(Erste Group)的分析师Ronald指出,目前,美国的黄金储备约占其GDP的1.85%,这一数字在1940年为20%以上,在1980年接近7%。这表明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他预计金价将在2012年冲破2300美元每盎司。
另一个潜在的供给来源是央行的金库。截至6月份,美国央行、欧洲中央银行和货币基金组织共持有30000吨以上的黄金。从2000年到2007年,它们平均每年出售520吨,2010年,尽管价格飙升,但只有41吨黄金流入市场。
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今年各国政府黄金储备增加203.5吨,2010年同期增量为76吨。韩国政府8月2日宣布最近购买黄金25吨,所持黄金储备达到39吨,是原来两倍还多。墨西哥、俄罗斯和泰国也是2011年迄今的重要买家。
在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央行会否大量增持黄金?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