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底,一家名叫 “利嘉股份”的上市公司参加上海市黄金地段——多伦路二期1号地块(以下简称多伦路1号)的竞买,并以6.5亿元的高价将这一面积达4.23万平方米的土地收入囊中。
多伦路1号与上海市旅游名胜——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虽只有一步之遥,但附着在之上的仍旧是一大片年久失修的低矮平房。尽管如此,由于地处黄金地段,又具有文化气息,利嘉股份对该地块寄望甚高,甚至将公司名称都变更为目前的多伦股份(600696,收盘价11.12元)。
但令人失望的是,耗时6年,多伦路改造一事一拖再拖。9月6日,多伦股份公告称,将负责开发多伦路地块的控股子公司——上海多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多伦建设)全部51%股权,以5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北京富成源投资有限公司。这意味着,投资者6年多的期待幻化为泡影。随后,多伦股份大股东也开始疯狂减持套现。
多伦股份的“多伦路故事”通向何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调查。
6年投入数亿元
多伦股份的前身——利嘉股份本是一家福州本地地产商。2005年11月,为“实现跨地域发展战略”,利嘉股份参与了多伦路1号使用权的竞买,最终以6.5亿元拍下。
多伦路1号位于上海市四川北路西侧、海伦路北侧,土地面积4.23万平方米,用途为综合用地。当时公司对该块地寄予了美好的憧憬,认为 “这是公司实施跨地域发展战略的突破性成果,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在项目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后,多伦股份却遇到了不少困难。
2006年,多伦股份花了一年时间,取得了多伦路1号的《房地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办妥拆迁基地“现状冻结”公告,并初步选定了项目建筑设计单位、完成新项目前期商业定位策划。进展似乎一切顺利。
但是要完成这样一个大项目,多伦股份的资金实力却有些不济。2007年9月,多伦股份已为负责开发多伦路的子公司多伦建设累计投入2.25亿元(债权),母公司现金流趋紧。为缓解资金压力,多伦股份将多伦建设39%股权转让给北京富成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富成源),作价3900万元。转让后,多伦股份持有多伦建设51%股权,北京富成源持有48%。多伦股份决定将已投入多伦建设的2.25亿元继续作为项目流动资金,北京富成源也向多伦建设提供2.52亿元作为项目流动资金的补充。并且北京富成源承诺,根据项目开发进度和资金需求安排,再向多伦建设提供或融资不低于10亿元。
资金问题解决了。多伦路项目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拆迁又成了一个老大难。因为这一障碍,使得4年时间里多伦路项目几近停滞。一些居住在那里的网友时不时也会在网上感慨:“拆迁每半年延期一次,不知何时才能拆”。在每年定期报告中,多伦股份对于多伦路一事也往往以“因动迁资金等原因,地块还没开发。公司将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这样含混的语句一笔带过。
今年9月6日,多伦股份公告称,“由于多伦路二期1号是以毛地竞拍,拆迁量大,近几年,因市场房价不断攀升及国家拆迁政策变化,直接影响了拆迁成本和项目开发,目前项目尚未进行实质性开发”。最终多伦股份以5500万元的价格将所持多伦建设51%股权转让给北京富成源。
苦心经营6年,多伦股份对多伦建设的资金投入还有1.55亿元没有收回。而多伦股份自身财务状况已相当窘迫——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剩763万。
居民:近期拆迁可能性不大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