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季,16岁的张炘炀再次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
人物简介:2005年,10岁的张炘炀以510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2008年夏天,13岁的张炘炀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2011年,16岁的他成了最小的博士生,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
中国青年报报道:9月1日,他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到,正式成为“最年轻的博士研究生”。3年前,他是最小的硕士研究生。6年前,10岁的他是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被誉为“神童”的张炘炀不断刷新着自己创造的纪录。
2002年上初中,2005年参加高考(微博),不到10岁的张炘炀用3年学完了中学6年的课程。他的中学时代,在别人眼中是一个“传奇”,而他自己却觉得云淡风轻,“风平浪静”,遗憾“没能在高中辛苦一回”。
“最大的遗憾是没在高中辛苦一回”
两年读完小学的张炘炀,在中学时代续写着“像玩跳棋一样连跳快进”的故事。2002年秋天,他考入盘锦市第三初级中学。初一念了半年,张炘炀就直接上了二年级。初二也只念了半年,就升入初三。一年后,张炘炀初中毕业。
那时,为了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父亲在家里给张炘炀“开小灶”,辅导高中化学。令人惊奇的是,两本高中化学课本,张炘炀用一个月时间就基本掌握了。于是,在他备战中考的半年内,父亲张会祥陆续辅导张炘炀学完高中其他课程。
2004年中考过后,张炘炀与高三的学生一起参加了一场考试,而且成绩不错。于是,不到9岁的他跳过高一高二,在盘锦市高级中学直接就读高三。2005年6月张炘炀参加了高考,并以505分的成绩顺利考取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现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对此,张炘炀轻描淡写:“回过头来看,我只是把别人在初中荒废的时间花费到高中的学习上了。初中多花些工夫,就可以早点进入轻松的阶段。”
“时间是最宝贵的,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学习上。现在很多高中生就是在进行无谓的学习。”张炘炀坚持认为“节省时间”是他的“跳跃式学习”最大的收获。
上初中的时候,张炘炀与同学们有些交流,“一块上课,课间一块玩,一帮同学在操场乱跑乱闹乱踢球。”“到了高中基本上所有人都是全副武装,没有什么课余生活。”
而在一群比自己大好几岁的同学中间,张炘炀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他开玩笑说:“就是那时候我个子小,总坐在第一排,没少吃粉笔灰。”
“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高中辛苦一回,”他说。“人家都是朝九晚五,那帮高中生是朝五晚九。像他们那样辛苦三年,这种经历是人生的财富。”

“毕竟这是应试教育嘛”
“数理化主要是自己看书,然后做题,”张炘炀说自己并没有特别的学习方法。
“有时候不能一下就看懂,但是只要用心,肯定能看懂。”他说:“不能只用眼睛看,要动脑子。长一个头脑就是要思考的。”
“用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笔者问。
“比如说一个问题要是想不明白,我会继续想。读研究生的时候,一个数学题我想了4天。茅塞顿开之后才发现这道题如此简单,然后觉得自己的脑袋还是不够使。”
“数理化就得做习题,搞题海战术。”张炘炀说,学校发的资料只是一小部分,从外面买的习题和试卷才是主要的。“不光我这么干,当时班里同学都这么干。”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