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还未从“环保门”事件脱身的哈药股份此次再陷入“致癌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显示,哈药集团六厂今年3月31日生产的“纯中纯”弱碱性饮用水被验出质量不合格,溴酸盐超标,而溴酸盐在国际上被认定为潜在致癌物。对此,哈药股份日前紧急发布公告致歉,并称早在6月11日已责成制药六厂停止生产该饮用水,并对产品进行了召回;且“纯中纯”占公司业务份额极小,上半年销售收入仅166万元。为此,制药六厂遭罚款46万元。
今年对于兴业全球基金来说可谓流年不利,逢“雷”必踩的精准选股着实让广大投资者错愕不已。
今年以来,兴业全球基金共计“踩雷”五次,其中有两次精准地绕开“爆破”时间,更是让众多网友赞其为“股神”。
一位基金界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么精准的操作,确实很巧,在没有证据证明其内幕交易的情况下只能说运气实在好。
精准绕开“雷区”今年七月,华兰生物处在了“风口浪尖”,接连的公告,让投资者陷入迷惘。
7月14日晚间,华兰生物发布第二份公告称,7月13日9时左右华兰生物接到贵州省卫生厅电话通知,被告知暂停执行上述《规划》文件,并要求企业将上述文件交回卫生厅。
事态的发展让人担忧。
让人惊讶的是,这次华兰生物遭遇风波,一向擅长“踩雷”的兴全基金再次“中标”。
就在众人皆担心兴全基金再度“踩雷”时,8月31日晚间,兴全基金在其官网发布《关于旗下部分基金投资情况的说明》,称“兴全绿色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于2011年6月30日持有华兰生物749781股。
根据兴全基金的上述公告,兴全绿色持有华兰生物仅11个交易日,且该股在7月15日停牌前,已经“全部卖出”。
让人“叹为观止”的还有对中恒集团的操作。
8月31日,兴业全球基金在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最近有媒体报道我司基金持有中恒集团,一些持有人致电询问具体情况,在这里也向大家做个简单说明:旗下趋势基金6月30日买入中恒18万股,但早已于7月8日全部获利抛出,未有其他基金参与。
这也就是说兴全趋势仅持有中恒集团短短7个交易日。
事实上,在短暂停留区间,中恒集团股价也并未有太大波动。
兴全旗下持有中恒集团、华兰生物的基金在这些上市公司股价大跌之前就出货,其对风险的预判能力,让广大网友惊呼“股神”,不过过于精准的判断也让其备受质疑。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杨德龙表示:“公募基金并没有明文规定几个交易日不能买卖,但公募基金通常都倡导长期投资,很少做短线操作,怕影响市场,像这种短期持有很少,上述的情况只能算小概率事件,这样短期的操作确实很少。
逢“雷”必踩?说起来,2011年似乎是兴全基金的“踩雷年”,今年3月15日,双汇“瘦肉精事件”爆发,双汇发展股价一度从86元一路下跌至55元。
按双汇发展2010年四季度报告显示,兴业全球趋势基金持有的双汇发展最多,持有股份数量为1447万股,占到流通股本的2.39%。
为重振投资者信心,据了解,在双汇“瘦肉精”事件被曝光后,兴业全球基金先后斥资1亿元自购旗下的三只基金,这其中不乏重仓“双汇发展”的基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去年7月,紫鑫药业规划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参龙头”,随即公布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拟募集资金10亿元。
近期,还未从“环保门”事件脱身的哈药股份此次再陷入“致癌门”。
根据哈药股份2011年半年报显示,“踩雷专业户”兴业全球基金“不幸”再次上演“踩雷”,是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一。
杨德龙认为:“比如在双汇出事之前,双汇的业绩表现一直不错,所以持有双汇的基金为数不少,但出现之前的瘦肉精事件是无法预料的。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