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特里亚侬宫是1687年在“特里亚侬瓷宫”的原址上建造的,后经路易十四改建,为的是在这里躲避宫廷的奢靡以及隐藏他与孟德斯潘夫人的风流韵事。可以说是是整个凡尔赛宫中的所有建筑中最高雅精致的,曾被形容是“在最美丽、最出色的艺术杰作中,优雅和热爱构成了最完美之物”。

路易十四占据大特里亚侬宫时,曾在那里安置了他的弟妹帕拉丁公主、女婿夏特尔公爵和女儿波旁公爵夫人;时尚女王玛丽·安托瓦内特也在这里举办过几场表演;拿破仑·波拿巴下令修复这里后,也曾与妻子玛丽·路易丝皇后来此小住过几次。整座宫殿集合了17、18乃至19世纪的建筑特点,其中18世纪尤为重要,洛可可风格便弥漫在宏伟宫殿的各个角落。

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巴洛克那洋溢的生气、庄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洗练的举止和风流的游戏般的情调,以及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风格所取代。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 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多用自然题材作曲线,如卷涡、波状和浑圆体;色彩娇艳、光泽闪烁,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色;经常使用玻璃镜、水晶灯强化效果。
二.洛可可风的中国渊源

欧洲风靡洛可可风格与中国家具传入有一定的关系。在中国家具未西传之前,欧洲家具大多是直线型:直线靠背、直线脚饰。当柔软舒展、线条柔美的中国明式家具传入后,欧洲人立刻被这种特殊外型的家具所迷惑。于是,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迅速采纳了中国家具的“三弯腿”、弧形扶手、弧形靠背等曲线设计。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