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时装周像夹心千层派的内馅一样,被安排在纽约和米兰之中,但却得不到太多甜头,一直以来不温不火。他们培养出的设计师们都盘算着怎样将秀场搬到米兰或巴黎;亚洲或美洲的杂志主编与买手大多不会拨冗实去实地观摩;顶尖模特们似乎也在忙碌的时装周期间找到难得的假期。于是主办方BFC(英国时装协会)找来了第一夫人Samantha Cameron担任形象大使,在她类似餐前祝酒的致辞之后,本季伦敦秋冬时装周依然得即刻乘盘上桌。
英第一夫人Samantha Cameron
伦敦时装周从来都是新锐时装设计师的“实验田”,他们在这个温室大棚中肆无忌惮的张扬自我个性,描绘出自己内心深处或阴暗、或激进、或天花乱坠的时装乌托邦;而另一边本土的老牌似乎格格不入的像老牛般耕耘着自己的时装领土,并偶尔播下几颗不那么循规蹈矩的种子,期待市场能够接受他们培植的“反传统”之花。
左:Christopher Kane 2011秋冬发布;右:Mary Katrantzou 2011秋冬发布
静下心来细数近来几季伦敦的设计,许多新派设计师们仍然沉溺于“我们不是纽约,我们不要商业”的思潮沼泽之中。但在抽丝剥茧之后,又暴露出形式大于内容的薄弱内核。Christopher Kane与Mary Katrantzou每一季的发布都备受各界瞩目,前者对于科技材质和染料的实验,以及将流动液体做为服装饰物的尝试值得称道,只是上一季太过未来感的设计被评论家笑话为“后现代的女超能战士”;后者对服装廓型的复古与建筑性结构的融合亦不遗余力,在印花灵感方面的推陈出新也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不过她的短板是实穿度偏低,“我可不想穿着一个工艺花瓶上街。”曾有Mary Katrantzou的头排看客公然挑衅她的设计。
其实大胆激进的先锋表现形式在伦敦时装周并不鲜见,毁誉参半的评论在每一季都泾渭分明。这是不是更引发我们品尝“伦敦派”似的思考?在嚼碎了这层夸张甜腻但并不厚实的脆皮之后,里面包裹的酱料是否仍然值得我们入口?抑或大多数只是空空如也的蜡制模型?
中国设计师Masha Ma 2011秋冬发布
伦敦也有选择不于形式上取胜的“异类”,例如中央圣马丁学院的联合展中每次都不乏造型简约却不失惊喜的单品,再例如他们的校友,即将于伦敦推出第三季个人系列发布会的中国设计师Masha Ma。这位曾经在Alexander McQueen麾下工作的实习生,前一季她用柔和色调为主轴、鲜红佐饰其中的系列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潜力。看似不经意的的数笔打摺,实则展示出Masha曾经作为打板师在女装轮廓塑形上的功底,而在对山羊绒、真丝和皮革等不同特质面料的掌控融汇方面,亦显得颇为成熟自信。不知道这一季,这位中国新晋设计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回复该发言
英第一夫人代言伦敦时装周
2 回复:英第一夫人代言伦敦时装周
li1371352011-09-20 20:10:03 发表
左起:Paul Smith 2011秋冬发布、Burberry Prorsum 2011秋冬发布、Vivienne Westwood Red Label 2011秋冬发布
而在伦敦的另一个侧面,类似Burberry Prorsum这样的历史品牌却在新创意总监Christopher Bailey的领导下,用“老牌换新姿”的面目在近来的发布会屡屡带来惊喜,高科技发布会、高纯度色彩突破、高密度的网络营销,这“三高”策略为Burberry Prorsum吸引到不少新进的购买族群。而西太后Vivienne Westwood则将她深具鬼马戏谑气质的红牌(Vivienne Westwood Red Lable)留在了伦敦这块家乡故土之上,上一季在庄重肃穆的伦敦皇家法庭的发布会,散发出戏谑的矛盾之美仍令我们历历在目。而Paul Smith这位男装大师在上一季玩尽“男装女穿”的Unisex概念之后,这一季又会带来怎样的新穿衣风潮?一切都静待在2012的春夏发布会上为世人揭晓。
回复该发言
而在伦敦的另一个侧面,类似Burberry Prorsum这样的历史品牌却在新创意总监Christopher Bailey的领导下,用“老牌换新姿”的面目在近来的发布会屡屡带来惊喜,高科技发布会、高纯度色彩突破、高密度的网络营销,这“三高”策略为Burberry Prorsum吸引到不少新进的购买族群。而西太后Vivienne Westwood则将她深具鬼马戏谑气质的红牌(Vivienne Westwood Red Lable)留在了伦敦这块家乡故土之上,上一季在庄重肃穆的伦敦皇家法庭的发布会,散发出戏谑的矛盾之美仍令我们历历在目。而Paul Smith这位男装大师在上一季玩尽“男装女穿”的Unisex概念之后,这一季又会带来怎样的新穿衣风潮?一切都静待在2012的春夏发布会上为世人揭晓。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