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图片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讯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体制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教育机制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随之而产生的是人民对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渴望已经逐渐达到了迫切的程度,如今在摸索中不断发展的中国教育究竟还面临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又实施了哪些解决方案?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做客中国网教育频道谈了他的观点。
高考(微博)面前特长人才被抹杀
加分取消或致人才培育千人一面
李小鲁副厅长说,我们很难对高考进行依赖于道德层面的改革;依赖于社会公信力的改革,所以说我们很难。但是你不依赖这样的改革,社会公信力、社会道德水平就会受到制约。包括我们的整个改革、高考改革,我们的高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一试定终身,都千军万马拥独木桥,那你说这个国家的教育文化和这个国家的人才成长环境,又怎么样才能够得到改善呢?所以这是两难状况。据我自己的理解,人都是有各种各样的素质优长的,有一些人是体育好一些;有一些人是数学好一些;有一些人是科学技术的实际悟性好一些;有一些人就特别擅长于技能操作,它是多样的。
但是我们在高考面前,把所有的这些都抹杀了,这实际上是我们的高考制度设计上的一个不足。以前有奥数这样的一些学科门类,学习优先发展和优秀发展的人才需要的体制。以前有“三模三电”加分从而使得科技人才比较容易通过高考的渠道,进入更高一级的学习阶段学习,但是有渠道。以前曾经有三好学生加分,曾经有体育加分。这个特殊渠道需要人才多样性、个体性、差异性的发展,这本来是好事。但是如果是你一概都取消了之后,我们就只能够千人一面地录用人才,千人一面地培育人才,千人一面地发展学校,千人一面地发展教育。这实际上是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
鉴于此我个人认为,各种各样的加分砍掉它是不利于教育发展规律和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和客观需要的。而且砍加分是简单化的做法,因噎废食的做法。我的看法应该按照规律来办事,该加的分加。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有一部分有特别优长的学生会获得差异性的成长,会获得加速度的发展,会获得创新性的成长经验。加分的关键是制度设计现在要进一步完善。
政策愈加关注高考公平
能否多次高考系人文道德风险问题
近日有报道称,高考加分政策将进一步收紧,奥数和各类学科竞赛的加分,也要尽可能地取消,针对这个问题。李小鲁解答道,高考加分政策进一步收紧,奥数各类学科加分要取消“三模三电”,取消所有这些问题,在各地实行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总的来说表现出一个同样的趋势和趋向,就是越来越关注高考公平,越来越关注、关心和采用高考过程当中公平性保障的政策设计,这是一个总的特征。
我认为,在当前我们整个社会流动的通道,特别是从下往上流动的通道不多。而且通道当中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最强的是高考。所以这样对高考的公平性给予关注和关于保障,都有可以理解的地方。我们不是曾经有人设计过吗?说能不能多次高考,能不能够增加综合测评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问题,都牵涉到中国的政策设计过程当中人文的道德风险问题,大家都觉得这样做恐怕还不如高考来得更保险、更公正、更公开和更公平。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