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
已经渐趋瓶颈的奔驰在华营销整合,似乎仍有暗流涌动。
9月7日,一位自称“奔驰圈里老人”的人士在微博爆料称,“(奔驰中国)快把经销商给逼疯了,逼迫经销商重新签9-12月份的采购和零售目标,居然后4个月的采购和零售目标比前8个月还要多。”
9月16日这个署名“深喉之喉”的微博再次发文称,“奔驰中国这回真的下狠手了,逼迫经销商囤积国产车库存。现在北京市场上已经有经销商挺不住开始放水了。估计到下个月,国产车的价格会一落千丈。”
奔驰E级车为代表的价格与销量矛盾成为此次整顿重点
网易汽车第一时间致电戴姆勒东北亚,对方公关人士表示对于该内容已知悉,对内容本身颇感惊讶,不过对于这种匿名无从考证的行为将不做置评。
不过有奔驰中国内部人士表示,调高四季度经销商销售目标确实存在,“但这个事情是奔驰在华营销整合导出的正常结果,整合就是为了提高营销能力,恢复市场信心,难道形势向好后多做些(销)量不对吗?”
扩大需求与整顿市场
按照这位人士的说法,目前奔驰在华营销整合后的战略方向,正向拓展需求的方向加力,以签约乔治·克鲁尼为代表的品牌推广动作正在加大,“今后还会有密集的品牌推广动作,包括一些配套商务政策的出台,比如延长经销商付款周期到60天,我们是在这些政策的基础上导出销量可以扩大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增量,将压力转嫁给经销商。”
据了解,在此前的经销商大会上,奔驰中国相关领导也曾表示,让经销商赚钱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此前的大幅优惠某种程度上伤害了经销商的营销能力和热情,今后要改变这种局面。
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奔驰品牌在华销售达13812辆,虽然较之去年同期增长3.2%,但环比下降趋势明显。7月奔驰在华更是出现负增长,上半年的进口量也出现了1%的下滑,数量上也低于竞争对手宝马和奥迪,这两者也在中国市场则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虽然1-8月份,奔驰品牌在华累计销量达12.02万辆,依旧同比增长35.8%,但其因价格混乱造成的影响已经凸显。
据了解,在终端4S店,从9月1号开始,北京奔驰已实施限价令,以E200L CGI优雅型为例,该车原先的高达5万元的现金优惠、1万元的维修基金取消,取得代之的是2万元的现金优惠以及2年或者10万公司的免费保养以及两年的免费保险。
这也正是这位奔驰内部人士所说的“稳定价格、恢复信心”的举措,据了解,以E级车为代表的终端销售状况,此前被奔驰内部总结为“价格跳水导致销量惨淡”,“从产品全寿命周期来说,这事实上并没有让消费者得力,目前通过更积极的金融政策、更多的维修保养和保险优惠,车主能享受的价值其实更多。”
因此对于这条“爆料”微博,该人士也分析认为并不一定是经销商,“毕竟没有哪个经销商会号召大家不要买车,等着降价,这也不符合经销商的利益,我觉得是有人想把水搅混。”
事实上,出现目前的这种状况,或许正如奔驰中国内部人士所说,主要原因在于此前以C级和E级车为代表,奔驰部分车型在华价格已经被打乱,目前奔驰中国需要打破“低价导致低销量”的恶性循环,而在计划中的品牌推广和商务政策生效之前,厂商的销量目标规划与经销商看到的市场反应略有脱节,引发了不同的声音。
全球目标与中国市场
另一方面,奔驰品牌今年在全球的销售目标,也被认为是其加码中国市场的压力之一。据戴姆勒集团官方数据,1-8月奔驰全球总销量86.74万辆,其中德国、美国、中国销量分别为16.55、14.84、12.02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3%、6.1%、35.8%。
回复该发言
奔驰回应"深喉"爆料 承认调高目标否认压库
2 回复:奔驰回应"深喉"爆料 承认调高目标否认压库
黑乎乎百分点2011-09-20 22:32:39 发表
这一数字距离戴姆勒年初提出的135万辆的目标仍有差距,相当于全年目标仍有35.7%仍未达成,而在8月份的销量表中,奔驰全球最重要的德国、美国和中国市场的增速分别为23.2%、-1.9%和3.2%,与1-8月的累计增速相比,中国显然是最有潜力的市场,通过相应的营销手段拉高其销量增速也成为最可行的方案。
不过正如那位进口车经销商所言,四季度一般都会出现年底的厂家“压库”动作,但从今年的形势看,因为整体市场增长放缓,不会有哪个厂家在这时会去做大幅的压库伤害经销商,即使存在年底冲量考虑,也一定会有相应的商务配套政策出台,“提高(经销商)采购目标并不稀奇,厂商也肯定会有相应的商务和品牌推广政策跟进。
“奔驰品牌出于全球目标的考虑,加大在中国市场四季度的销售目标合乎逻辑,但应该不会出现杀鸡取卵的压库动作”,按照他的预计,提高返点,延长付款周期,甚至厂商让渡一部分利润,这些商务政策的调整都有可能,事实上奔驰内部人士的话也证明了这些配套政策的推出。
这位经销商表示,厂商和经销商之间是买卖的利益关系,双方必然会商讨一个都能接受的“价码”,厂商过分的转嫁销量压力,只会伤害销售网络,“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发展,没有哪个厂家会犯这种错误。”
在不久前的成都车展期间,北京奔驰执行副总裁付强也表示,此前对奔驰在华“渠道整合”的说法并不准确,“奔驰中国和北京奔驰的渠道早就整合完了,只有一个渠道。”从这个角度讲,正如奔驰中国销售副总裁蔡公明,自9月1日开始,奔驰中国和北京奔驰方合并销售报表,经销商不再对应两家公司,只对应奔驰中国一家,最重要的是两家公司的管理团队实现了融合。
在此情况下,相信此番整顿市场的动作只是开始,真正的效果检验,则要看到奔驰在华品牌推广和商务政策效果,而正在推进中的奔驰在华营销整合,也许将为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竞争带来更多看点。
回复该发言
不过正如那位进口车经销商所言,四季度一般都会出现年底的厂家“压库”动作,但从今年的形势看,因为整体市场增长放缓,不会有哪个厂家在这时会去做大幅的压库伤害经销商,即使存在年底冲量考虑,也一定会有相应的商务配套政策出台,“提高(经销商)采购目标并不稀奇,厂商也肯定会有相应的商务和品牌推广政策跟进。
“奔驰品牌出于全球目标的考虑,加大在中国市场四季度的销售目标合乎逻辑,但应该不会出现杀鸡取卵的压库动作”,按照他的预计,提高返点,延长付款周期,甚至厂商让渡一部分利润,这些商务政策的调整都有可能,事实上奔驰内部人士的话也证明了这些配套政策的推出。
这位经销商表示,厂商和经销商之间是买卖的利益关系,双方必然会商讨一个都能接受的“价码”,厂商过分的转嫁销量压力,只会伤害销售网络,“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发展,没有哪个厂家会犯这种错误。”
在不久前的成都车展期间,北京奔驰执行副总裁付强也表示,此前对奔驰在华“渠道整合”的说法并不准确,“奔驰中国和北京奔驰的渠道早就整合完了,只有一个渠道。”从这个角度讲,正如奔驰中国销售副总裁蔡公明,自9月1日开始,奔驰中国和北京奔驰方合并销售报表,经销商不再对应两家公司,只对应奔驰中国一家,最重要的是两家公司的管理团队实现了融合。
在此情况下,相信此番整顿市场的动作只是开始,真正的效果检验,则要看到奔驰在华品牌推广和商务政策效果,而正在推进中的奔驰在华营销整合,也许将为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竞争带来更多看点。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