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通水,秋冬枯水季节居民要出外挑水喝

坪头岭是深圳最后一处没有通路、通水的地方。

翻越山间小路前往坪头岭。
深圳晚报记者孙中春摄影报道 坪头岭居民小组下辖于坪山新区坪山办事处金龟社区,她像害羞的姑娘一样,深深藏于林木茂密的金龟山中。坪头岭建在金龟山中一处占地百亩左右的平台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前往坪头岭时,一条两车道的崭新柏油路延伸到金龟山下便戛然而止,再向前,便是一条坑洼不平、石头黄土裸露的山间小路。站在柏油路的尽头,再迈一步就是泥石路的开始,这道刺目的分割线让原本生活在坪头岭的人家一户户迁移出来,至今只剩下一户无儿无女的中年夫妻,孤独地守护着坪头岭。
整个金龟社区面积并不是很大,只有13.852平方公里,连坪头岭在内,共辖7个居民小组,有户籍居民525人。金龟社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已列入重点环境保护的范围内。1991年,更是被市里列为重点水源保护区,土地开发受到严格控制;1998年,这里被广东省定为重点生态林保护区;2004年,社区全被划入重点生态控制线范围。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金龟人,他们保护着深圳的环境和水源,但至今却仍未能够喝上自来水。
A
无路,让600多年的村落几近消亡
在深圳,还会有人相信,一个居民小组里只生活在一户人家,每天要爬1.5公里左右的山路进出?位于坪山新区坪山办事处金龟社区坪头岭居民小组就是这样一处地方。
驱车进入金龟社区,按照路标指引,便来到了金龟山脚下,与此同时,柏油路也到了尽头,前面便是通往金龟山上坪头岭的唯一山路,石头、黄土裸露,石缝中,有杂草顽强地生长着。车辆无法前行,记者向前迈了一步,踏上了这条山路,开始向坪头岭攀爬。
沿着这条山路走,城市的喧嚣在背后越来越远,深深吸口气,空气中满是新鲜的青草味道。眼中看到的满是翠绿的树木,一些果树的枝头上挂满了果子,无人采摘;耳边,虫鸣鸟叫此起彼伏,声声悦耳;脚下潺潺的溪水叮咚作响,一曲大自然的交响乐就这么兀自不停。“一直延伸到祠堂那里,这条山路有1500米长。”说起这条山路,坪头岭居民小组组长邱伟光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原本这条山路所在的位置是6块水田,上世纪60年代,一场大台风带来的降水,将所有的水田都冲毁了,形成了一条羊肠小路。2001年左右,一家房地产公司要来坪头岭开发旅游项目,就用钩机等挖出了现在的山路,可是开发项目不久搁浅了,这条山路也就再无人问津。
大约行走了半个小时,记者一行人终于到达了坪头岭。一栋栋老式、新式的小楼参差不齐地建在坪头岭各处,掩映在婆娑树影之中,活生生一幅田园风情的山水画。“深圳都没什么人知道还有坪头岭这样的地方了。”看着眼前的一切,邱伟光眼圈泛红。邱伟光的房子也建在坪头岭,当年的他每天往返山上山下无数次,每次背着百公斤左右的建材,一点点建起来的。可是,就是因为坪头岭与山下只有一条山路相连,近些年来,原本生活在坪头岭的人家,就这么一户一户地迁了出去。“上世纪90年代时,这里有12户人家居住,后来有7户人家在山下建了房子。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