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画 张建辉
两周前,本栏目《深圳“新人”如何置业》一文讲述了“新人”置业的思路,文章见报后,有读者来信反映,上述文章讲述了置业的思路,但并未给出具体的方法。他们很想知道,新“深圳人”怎样才能高效买到自己喜欢的新房子?这确实是个问题。很多人考虑太多,到处看房,但一再错失机会,看了2年、3年房,如今仍然空手而归的人不在少数。那么在这个选房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三大坐标描出大致轮廓
绿化、物管、采光、户型、装修、配套等等,无一不是买房时需要考虑的,但是在考虑这些细小的元素之前,总价、区位、面积这三个最重要的指标,可以为我们简单地勾勒出理想物业的大致轮廓,大大缩小将来选房的范围,为购房者节约大量的时间。
买房子谁做主?钱包说了算。在这三个重要坐标中,无疑总价又是最重要的。算算自己能够筹集到的钱总共有多少,再根据这个数字倒推出能够承受的总价来。需要提醒首次置业者的是,如今信贷政策多有波动,一年的年头和年尾都可能会有所不同,通常年头宽松年尾紧,利率也有可能随之摇摆。以当前为例,临近10月,多家银行的信贷额度已经告急,业内盛传房贷可能会进一步收缩。此前首次置业者三成首付七成贷款通常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近日已有银行传出消息,准备将首次置业的首付比例提升至四成甚至五成,按揭比例从此前的七成降至5-6成。多找几家银行了解清楚当下的政策,再来规划总价较为稳妥。
其他两个指标———面积和区位,通常难以兼得。希望选一个好的地段,能够买到的面积便会小一些,希望面积大一点,那么区位便可能不尽人意。对于年轻人而言,尤其是那些短期内没有添丁计划的年轻家庭,不妨将区位看得更重要些,毕竟年轻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和生活上,为了一间五年之内时常没有人住的房子,每天在路上多消耗1-2个小时,未必值得。对于近期有添丁计划的家庭来说,一个孩子的出生甚至可能需要增加1-2个房间,自己累一点倒也罢了,面积大一些,至少在短期内不再有换房压力,也算是给自己省时间了。
找准关键,千万别求完美
置业和恋爱颇有相似,初恋便直奔婚姻而去,当然有可能,但是概率低。首次置业时,大多数人只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或者能够满足自己最重视的一两个元素,求全责备渴望完美,通常只会无限期地延长选房时间,毫无效率可言。
除了上述三大坐标之外,还有哪些是中、短期内重视的元素?对于已经有孩子的家庭而言,一个优质的学位,可能将解决此后多年的后顾之忧,那么不妨将学位放在首位。对于家里有老人或者准备要孩子的家庭而言,楼层低一点或者有电梯,这些细小的元素却可能给日常生活带来非常不同的感受。至于工作压力大、时常要加班到很晚的年轻人,尽量选择距离公司近一些,或者交通便利的区域,甚至从地铁站到小区的步行距离都建议考虑在内。对于即便是首次置业,但是却准备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自己依然租房住的人,物业的租金回报以及周边租赁市场的活跃便需要仔细研究。对于完全不会做饭,又需要时常宅在家里的年轻人,小区周边商业配套和小饭馆的多少,便直接影响到日常的生活质量,还是多转几圈比较好。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