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的公募基金数量与日俱增,各只基金对于资产的投资管理能力也是参差不齐。虽然公募基金的数据较为丰富:除了每日公布的净值外,每季度还会有详细的投资情况报告,但仍缺乏一些较为直观的绩效衡量指标:净值涨跌与市场大势的关联更为密切而季报数据的时效性难以令人满意。投资者如何才能对众多的公募基金绩效进行有效的比较,是我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 研究方法
基金的绩效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发现市场上价格未能反映其真实价值的低价股票,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即基金选择个股的能力;二是通过对未来市场走势作出预判,回避市场的下跌风险,最大化市场的上涨收益,即基金的择时能力。目前对于量化方面对于这两种指标的估算方法有很多种,基本上都是基于CAPM模型和ATP模型的衍生,文章利用T-M模型进行研究,主要因为:1.T-M模型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有效性可以得到保证;2.T-M模型对于客观数据使用较为充分,使得统计结果的可比性更强。
T-M模型于1966年由Treynor 和 Mazuy共同提出,用于对基金经理的时机选择与证券选择能力的评估。T-M模型的公式如下:




其中 为基金的收益率;为无风险收益率;为市场组合的收益率;γ为基金的择时能力;α为选股能力。该模型的原理为:具备择时能力的基金经理应当能随着市场的上涨(下跌)而提升(降低)其组合的系统风险,在模型中表现为γ0,而具备选股能力的基金经理则应当具有比较稳定超额收益,使得α0。
三、 研究样本的选取
当前国内的开放式基金种类大致可以分为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货币型四类,本文选取目前市场上所有主动股票型基金作为样本,按照好买基金的分类标准共263只。考虑到相对较长的时间(如3年)来计算每个产品的指标,指标估计值的精确性更高,因此本文选用于2008年以前成立的基金产品,总计100只股票型基金产品。同时为保证指标横向可比性,各只基金均使用2008年1月到2011年8月的月度净值数据计算。
四、 数据选择和调整
需要导入的数据分别为市场收益率,无风险利率和各只基金的收益率。本文中市场组合收益率选择的是上证指数在研究区间内的月度波动情况,无风险收益率则采用1个月的银行间拆借利率。在基金收益率的选择上,文章并未直接使用公募基金的月收益率指标,而是选取了在基金净值月变化基础上获得的连续复利来反映各基金的收益情况。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