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见报后,引发了广大的读者和网友的广泛关注。住宅建筑能够这么快吗?PC外墙是否就是塑料板?如果来地震了,工业化住宅和传统住宅谁更能够抗震?PC工业化到底有什么技术含量?记者昨日再次来到龙华保障性住房施工现场,实地采访。

昨日上午,在龙华保障性住房建设工地,记者看到不用5分钟,五六个工人就把这个12平方米、3.5吨重量的外墙“拴”在了螺丝上。深圳商报记者陈锡明摄
PC工业化技术在发达国家盛行
记者昨日上午搭乘施工电梯来到11楼,然后自己爬楼梯到了15楼,安装外墙正好在这个楼层。记者看到,不到5分钟,五六个工人就很快把这个12平方米、3.5吨重量的外墙“拴”在了螺丝上。
这么重的一块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垂直立在外面,什么力量能够保证它牢固呢?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块外墙的下面都有四个大螺丝“锁”着,而外墙内侧的中间部位则有两个钢制的长管,分别连接外墙和房子层板。记者了解到,这些都是临时辅助的,过几天就要拆除。而真正能够长期固定外墙的是专门量身定做的钢筋,安装外墙的时候,这些钢筋一块块裸露在外墙内侧,等安装到位后,工人将要把这些钢筋和墙体内的梁完全浇灌在一起,连接在一起,这样就能够受力了。
项目经理许炬文告诉记者,PC既不是塑料,和许多人了解的PCV管、PE管是毫不相干,PC是英语单词PrecastConcrete的简称,就是预制混凝土。
PC住宅在日本开始实验为19世纪70年代初,伴随着钢产能的提高和其他建筑材料技术性能的提高、大型机械的广泛使用、劳动力成本的飞速提高和住宅需求的质量要求提高应运而生的。目前在欧洲、美国、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比较多,而作为地震频发的日本,民用住宅采用PC工业化技术则占到60%以上的比例。
深圳龙华4002套保障房建设好似“堆积木”(图)
房子的一个整块外墙安装,5分钟就可以搞掂?带着疑问,记者昨日下午前往龙华扩展区深圳保障性住房的施工现场实地采访。

记者昨日拍摄的龙华扩展区保障性住房施工现场。深圳商报记者 陈锡明 摄
5分钟安装一整块外墙
建筑工地在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一片繁忙而杂乱的场景。记者来到由中建三局一公司承建的深圳龙华扩展区4002套保障性住房施工现场,现场的状况令记者大感意外,整个工地非常干净,丝毫没有杂乱的感觉,也见不到很多工人。现场有六栋建筑,从外面看上去,错落有致。给记者的感觉是,这一套套房子就像小孩子们“堆积木”一样,一块一块拼在一起。
“推进住宅工业化是这个保障性住房的最大亮点”,项目经理许炬文、张泽全在施工现场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是全国首家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的工业化住宅小区。该项目外墙、走道板、楼梯均采用PC工业化技术,结构为现浇混凝土,就是在工厂直接按照尺寸定做部件,在施工现场直接组装就可以,这将是深圳市住宅工业化的试点工程。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