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今,中国青基会救灾助学小组在对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曾口小学、芦山小学、平昌县白衣镇金山中学、白衣小学等十余所受灾学校及五十余户受灾学生家庭的走访中,工作组发现,灾区学校一层房屋普遍被淹,部分学校淹至三层,图书、计算机及食堂严重损毁,学生家庭农作物及大型牲畜遭受巨大损失,许多农民因灾致贫。
为了让灾区孩子尽快度过难关,9月24日,中国青基会、四川省青基会联合推出“希望工程365紧急救灾助学行动”,吁请社会向四川省严重受灾家庭的学生捐赠助学金。
资助标准:资助一名学生捐款365元。
资助条件:小学、初中、高中在校学生,父母均为农民;家庭财产在水灾中遭受重大损失。享受农村低保家庭、孤儿、残疾学生优先资助。
资助流程:采取“希望工程一助一模式”。受助学生由希望工程紧急救灾助学小组按资助条件现场确定。中国青基会在收到捐款后的48小时内将助学金送到受助学生手中,由受助学生本人签收。
我们将通过微博、短信、邮件、挂号信等方式向每位捐款人报告受助学生情况。
特别建议:捐赠人选择在线捐赠的方式。在线捐助通道:
http://www.cydf.org.cn/donationol/receive.asp
捐款热线:010-64035547
捐款地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西路51号邮编:100102
银行账户: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东四南支行
户 名: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账 号:0200001029014484859
(捐款需注明“四川水灾助学”)
手机短信捐款:
编辑短信1zx或2zx,发送至10699966,即为“希望工程紧急救灾助学行动”捐款1元或2元。
个案故事:
1、李丁森,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四班学生。家庭贫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洪灾后返回家中)。为了方便小丁森的学校,他和爷爷在曾口镇租房住。洪水过后,他们在镇上租住的房屋已无法入住,老家的房子也被洪水冲毁。目前,小丁森一家人寄住在亲戚家,他也一直靠穿大人的毛衣御寒。对于将来如何重建家园,重返校园,李家一筹莫展。
2、米欢欢,四川省平昌县白衣镇金山中学初一6班学生,她的妈妈在20号水退后在家里楼上清淤的时候不慎从三楼掉到一楼,头骨碎裂,至今在医院没有醒来。欢欢有一个四岁的弟弟,爸爸在外打工,她不知道以后的生活会怎么样,现在和弟弟在舅舅家暂住。
3、张晓艳,一个眼睛黑亮亮的姑娘,从小被领养。领养她的父母是很本分的当地人,但是有智力障碍。她学习成绩非常好,理想是考个好大学。她家的房子是亲戚给借住的,只有两间,房子后是一条水沟,这次大水从屋后把房子冲成严重危房。本来贫寒的家雪上加霜。
4、吴琼,甘泉中心学校初二学生,孤儿,与身体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工作小组走了很长一段崎岖的山路才到她家,家中的三间土房被洪水整体向前推移,出现很大的裂缝。奶奶见到我们就哭了,吴琼一直不说话,远远地站着,但我们离开时,她却连说了两遍:叔叔阿姨,你们慢走。
5、杨彩虹,巴中市曾口镇店子小学八年级二班学生,13岁,妹妹11岁同一所学校五年级,孤儿(在她三岁时改嫁,父亲离家出走杳无音讯),由叔叔婶婶收养和邻居救助生活。衣服,和生活用品靠同学接济。叔叔家也有两个幼年的孩子,全家靠耕地生活,洪水把晚稻全部淹没。
6、李欣,平昌县金山中学初(3)班的学生,妹妹在白衣小学读书。他的爸爸是金山中学的体育老师,妈妈没有工作。当我们问他,这次洪水对他家的影响时,他低声说,家里什么都没有了,都被冲走了。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