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步入低潮期 保险产品吸引力不够
1 保险业步入低潮期 保险产品吸引力不够
月缺心2011-09-26 16:33:52 发表
对话嘉宾
方力 生命人寿保险公司副董事长
周传根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研究总监
杨建海 安信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
庹国柱 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股市的深度调整,结束了保险机构借股市大赚一笔的美妙时刻,来自银保产品的销售压力让他们体验了一把“坐过山车”的滋味。伴随着人力净流失现象的出现,尚未来得及治愈好银保下滑之伤的保险商们,又遇到了来自个险渠道的挑战。
面对日益凸显的销售难题,不知何时反转的资本市场,“保险业步入低增长周期”的说法渐渐抬头 在经历多年快速增长后,保费增速拐点已现,投资收益“独腿”难支,再加上新投资渠道产出有限,银保新规带来的销售压力又未见松动,行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叠加在一起,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那么,增速放缓,是暂时受困还是陷入瓶颈?是主动放慢脚步还是内外因皆有?在放缓的过程中,保险业会遇到哪些机遇和挑战?又该如何应对?本期圆桌邀请专家和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业务篇 保费增速现颓势
《上海证券报》:数据显示,7月寿险三巨头经历了年内个险新单的低谷,8月数据同比增速仍在下降。显然,寿险业保费增长现颓势,是什么原因导致颓势出现?预计颓势局面将持续多久?
杨建海:总体来说,今年以来保费增长出现颓势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保险产品的收益率吸引力不够。在各类理财产品中,目前保险产品的收益率(年化)大致是4%,而期限极短(一般15天至20天)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能达到4%,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更是高达10%,在今年银根紧张的环境下,投资者可选择的具有较高收益率的投资产品(如信托、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种类较多,保险产品的收益率吸引力明显下降,不利于保险产品的销售。
从渠道来看,银保保费增速较慢的原因主要在于:保险公司营销人员不得入驻银行网点等银保监管政策的实施;紧缩环境下银行体系资金短缺、吸存压力大,使得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动力不足。
而个险保费增速较慢的原因在于:我国的用工成本不断上升,今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进一步推升了用工成本,使得保险公司增员的难度有所加大。我们预计,保费的增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保险行业的低潮期可能会维持1至2年。
庹国柱:保费增速放缓,这在目前大环境下是必然的。从表面上来看,保险公司没有吸引人的产品,实际上这种情况既与资本市场的低迷有关,也和货币市场缺乏资金有关,还与保险营销渠道创新乏力有关。
对保费影响较大的是长期寿险,分红险、投连险等,这些产品和预定利率、分红预期、投资账户的收益密切相关,但由于资本市场不景气、股市持续低迷,导致分红险的分红预期不乐观,投连险的投资账户也难以增值。在这种条件下,消费者除了短期寿险、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外,投保的兴趣不会太高。
更重要的是,银保渠道受冲击之后,寿险营销还没有找到替代银行的更好的渠道。导致推销力度受限,加之银行存款的增速也在减低,手里头寸不足,为增加自己的中间业务收入,各家银行都在大规模开发银行理财产品,这些产品目前远比保险产品、银行存存款产品有吸引力。
所以,如果资本市场没有大的起色,央行继续控制通胀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寿险特别是长期寿险、分红险、投连险等难以有较快的增长。至于这种局面能持续多久,不好预料。我个人认为,至少在2012年前半年,难有大的起色。
回复该发言
对话嘉宾
方力 生命人寿保险公司副董事长
周传根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研究总监
杨建海 安信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
庹国柱 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股市的深度调整,结束了保险机构借股市大赚一笔的美妙时刻,来自银保产品的销售压力让他们体验了一把“坐过山车”的滋味。伴随着人力净流失现象的出现,尚未来得及治愈好银保下滑之伤的保险商们,又遇到了来自个险渠道的挑战。
面对日益凸显的销售难题,不知何时反转的资本市场,“保险业步入低增长周期”的说法渐渐抬头 在经历多年快速增长后,保费增速拐点已现,投资收益“独腿”难支,再加上新投资渠道产出有限,银保新规带来的销售压力又未见松动,行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叠加在一起,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那么,增速放缓,是暂时受困还是陷入瓶颈?是主动放慢脚步还是内外因皆有?在放缓的过程中,保险业会遇到哪些机遇和挑战?又该如何应对?本期圆桌邀请专家和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业务篇 保费增速现颓势
《上海证券报》:数据显示,7月寿险三巨头经历了年内个险新单的低谷,8月数据同比增速仍在下降。显然,寿险业保费增长现颓势,是什么原因导致颓势出现?预计颓势局面将持续多久?
杨建海:总体来说,今年以来保费增长出现颓势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保险产品的收益率吸引力不够。在各类理财产品中,目前保险产品的收益率(年化)大致是4%,而期限极短(一般15天至20天)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能达到4%,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更是高达10%,在今年银根紧张的环境下,投资者可选择的具有较高收益率的投资产品(如信托、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种类较多,保险产品的收益率吸引力明显下降,不利于保险产品的销售。
从渠道来看,银保保费增速较慢的原因主要在于:保险公司营销人员不得入驻银行网点等银保监管政策的实施;紧缩环境下银行体系资金短缺、吸存压力大,使得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动力不足。
而个险保费增速较慢的原因在于:我国的用工成本不断上升,今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进一步推升了用工成本,使得保险公司增员的难度有所加大。我们预计,保费的增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保险行业的低潮期可能会维持1至2年。
庹国柱:保费增速放缓,这在目前大环境下是必然的。从表面上来看,保险公司没有吸引人的产品,实际上这种情况既与资本市场的低迷有关,也和货币市场缺乏资金有关,还与保险营销渠道创新乏力有关。
对保费影响较大的是长期寿险,分红险、投连险等,这些产品和预定利率、分红预期、投资账户的收益密切相关,但由于资本市场不景气、股市持续低迷,导致分红险的分红预期不乐观,投连险的投资账户也难以增值。在这种条件下,消费者除了短期寿险、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外,投保的兴趣不会太高。
更重要的是,银保渠道受冲击之后,寿险营销还没有找到替代银行的更好的渠道。导致推销力度受限,加之银行存款的增速也在减低,手里头寸不足,为增加自己的中间业务收入,各家银行都在大规模开发银行理财产品,这些产品目前远比保险产品、银行存存款产品有吸引力。
所以,如果资本市场没有大的起色,央行继续控制通胀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寿险特别是长期寿险、分红险、投连险等难以有较快的增长。至于这种局面能持续多久,不好预料。我个人认为,至少在2012年前半年,难有大的起色。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保险业步入低潮期 保险产品吸引力不够
月缺心2011-09-26 16:33:52 发表
《上海证券报》:产险领域,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正处于紧张的征求意见过程中。一旦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施行,将对整个产险业造成哪些影响?是否会影响产险公司的利润?产险高增长的保费规模态势是否能延续?
杨建海:目前我国的产险行业处于高盈利时期,如产险三巨头人保、平安、太保上半年的综合成本率分别只有92.5%、92.9%和91.1%,承保利润相当可观。我们预计,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将使得产险公司的高盈利水平开始回归常态,产险行业的高盈利时代或将结束,未来行业98%左右的综合成本率或是一个长期可维持的水平。
不过,目前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还只是在征求意见,不排除由于部分公司的反对而使得该意见稿的部分内容发生改变或实施时间有所推迟。
我的观点是,未来我国的产险保费有望延续高增长。我国的产险保费主要来源是车险保费,而车险保费主要与车辆销售有关,目前我国整体的车辆保有量仍然较低,旺盛的购车需求将带来车险保费的快速增长。另外,虽然车险费率的市场化可能使得同一辆车在改革前、后的保费有所差异,但这一差异对车险保费增速的负面影响应该较小。
庹国柱:车险市场化改革主要意图和影响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提升保险业特别是产险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第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优胜劣汰,让经营有方的公司发展壮大,将经营不善管理无方的公司淘汰出局,从整体上改善产业结构;第三,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市场机制的一大贡献就是在提高产业水平的同时,使消费者得到价格和服务实惠。当然,这个过程是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实现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要用大公司和小公司的概念来理解这个改革,而应该用经营和管理有方的保险公司和经营和管理无方的保险公司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小公司也会因其管理和服务独到而得到市场,得到消费者,从而得到发展。
道理很简单,车险费率就是两部分:一部分是以损失率为基础的纯费率,这一块在理论上没有多少伸缩性。另一块就是附加费率,这一块弹性很大,经营有方的公司可以大大降低这部分成本,就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就容易发展壮大,反之则会在竞争中失败。
我认为,产险保费高增长的态势延续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整个车辆市场的增长态势依旧,产险保费收入水平不会有实质性降低。
投资篇 资本市场不给力
《上海证券报》:长期以来,本应在承保和投资的双轮驱动中发展的保险业,却过度依赖于投资收益。然而,今年资本市场的震荡低迷,让保险公司十分受伤。您对今年下半年股市、债市的走势怎么看?震荡市对保险公司影响几何?
周传根:预计下半年股市可能先筑底后反弹。目前处于靠近底部区域,不过考虑9月份CPI有可能再创新高、市场担忧政策超调等因素,预计大盘在底部区域需要一段时间反复筑底,在总需求缓慢下滑、物价9月见顶回落的预期兑现之后,调控政策有望略微放松,市场则会迎来反弹。
债市方面,预计下半年通胀见顶,紧缩政策下经济回落对债券利好,不过债券反弹的幅度应取决于基本面下行幅度和通胀下行幅度。从目前的微观数据来看,这两方面在年内的幅度都有限,下半年债市有支撑,但上涨空间有限。
保险公司今年在股市、债市上的总体表现是“平稳”。作为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者,保险公司一贯坚持稳健投资,今年股市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控制成本,蓝筹价值投资,债市方面则根据资产负债匹配的原则,按照现金流稳步推进高息固定收益投资,因此今年整体表现平稳。
回复该发言
杨建海:目前我国的产险行业处于高盈利时期,如产险三巨头人保、平安、太保上半年的综合成本率分别只有92.5%、92.9%和91.1%,承保利润相当可观。我们预计,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将使得产险公司的高盈利水平开始回归常态,产险行业的高盈利时代或将结束,未来行业98%左右的综合成本率或是一个长期可维持的水平。
不过,目前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还只是在征求意见,不排除由于部分公司的反对而使得该意见稿的部分内容发生改变或实施时间有所推迟。
我的观点是,未来我国的产险保费有望延续高增长。我国的产险保费主要来源是车险保费,而车险保费主要与车辆销售有关,目前我国整体的车辆保有量仍然较低,旺盛的购车需求将带来车险保费的快速增长。另外,虽然车险费率的市场化可能使得同一辆车在改革前、后的保费有所差异,但这一差异对车险保费增速的负面影响应该较小。
庹国柱:车险市场化改革主要意图和影响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提升保险业特别是产险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第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优胜劣汰,让经营有方的公司发展壮大,将经营不善管理无方的公司淘汰出局,从整体上改善产业结构;第三,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市场机制的一大贡献就是在提高产业水平的同时,使消费者得到价格和服务实惠。当然,这个过程是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实现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要用大公司和小公司的概念来理解这个改革,而应该用经营和管理有方的保险公司和经营和管理无方的保险公司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小公司也会因其管理和服务独到而得到市场,得到消费者,从而得到发展。
道理很简单,车险费率就是两部分:一部分是以损失率为基础的纯费率,这一块在理论上没有多少伸缩性。另一块就是附加费率,这一块弹性很大,经营有方的公司可以大大降低这部分成本,就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就容易发展壮大,反之则会在竞争中失败。
我认为,产险保费高增长的态势延续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整个车辆市场的增长态势依旧,产险保费收入水平不会有实质性降低。
投资篇 资本市场不给力
《上海证券报》:长期以来,本应在承保和投资的双轮驱动中发展的保险业,却过度依赖于投资收益。然而,今年资本市场的震荡低迷,让保险公司十分受伤。您对今年下半年股市、债市的走势怎么看?震荡市对保险公司影响几何?
周传根:预计下半年股市可能先筑底后反弹。目前处于靠近底部区域,不过考虑9月份CPI有可能再创新高、市场担忧政策超调等因素,预计大盘在底部区域需要一段时间反复筑底,在总需求缓慢下滑、物价9月见顶回落的预期兑现之后,调控政策有望略微放松,市场则会迎来反弹。
债市方面,预计下半年通胀见顶,紧缩政策下经济回落对债券利好,不过债券反弹的幅度应取决于基本面下行幅度和通胀下行幅度。从目前的微观数据来看,这两方面在年内的幅度都有限,下半年债市有支撑,但上涨空间有限。
保险公司今年在股市、债市上的总体表现是“平稳”。作为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者,保险公司一贯坚持稳健投资,今年股市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控制成本,蓝筹价值投资,债市方面则根据资产负债匹配的原则,按照现金流稳步推进高息固定收益投资,因此今年整体表现平稳。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保险业步入低潮期 保险产品吸引力不够
月缺心2011-09-26 16:33:52 发表
今年股债市对保险公司造成的影响是:短期负面、长期正面。股市和债市的调整主要对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有一定影响,由于今年股市和债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对今年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有一定负面影响,不过股市的下跌使得估值更加合理,债市的调整给了保险公司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的绝好机会,长期而言对保险公司影响正面。
杨建海:下半年市场的流动性仍然较为紧张,高通胀的压力仍持续存在,政策也难有明显的放松。随着加息周期的不断深入和资金紧张环境的持续,我们预计下半年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仍有继续走高的可能性。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一方面债券收益率的不断走高会造成债券价格的下跌,另一方面也会使得保险公司的新增资金享受较高的投资收益,由于保险公司持有的债券大多是持有至到期的,因此短期来看债券收益率的走高会对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和净利润存在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加息周期则有利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若从今年来看,债券资产价格的下跌将制约保险公司净利润及净资产的表现,从而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上海证券报》:虽然资本市场不给力,但另类投资市场可圈可点。中国平安等已拿到PE、不动产投资牌照,为其资金运用大大增加了灵活性。然而,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萎靡、优质PE项目的稀缺,是否会导致目前险资很难在另类投资上取得较好的收益,以及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保险公司如何平(博客)衡另类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和收益?
周传根:中国平安仍然长期看好房地产市场、PE市场投资机会。过去几年,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将为我们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取得优异投资回报创造了条件。
相对其他保险公司,平安是最早布局于另类投资的公司之一,拥有行业领先的投资经验和最优秀的投资团队。在行业结构性调整的现阶段,我们会遵循严格的投资标准,找到优质的拟投资项目。平安也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制定整体以及各产品风控政策,负责识别、量化、监控公司整体及各产品的各项风险指标,对各类风险进行缓释。
通过近三年对投后管理的强化,平安已建立了行业领先的项目投资后管理、监控平台,建立了优秀的投后管理团队,发挥管理输出功能,帮助投资企业提升投资项目价值。不仅如此,平安还与被投资单位一起成长,把平安的一些管理经验与制度介绍给被投资单位,完善被投资单位公司治理,提升其经营与管理水平。
杨建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而陷入低迷,但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仍存在投资机会,特别是商业地产,与保险资金的长期资金性质相匹配。而PE方面,中国经济体富含活力,我们相信优质PE项目不少,保险公司仍然很有可能在这些领域取得较好的投资业绩。不过,放开投资渠道只是给保险公司提供更高投资收益率的机会,带来的风险控制方面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
保监会目前规定保险公司资金投资于不动产及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上季末总资产的10%;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的资金比例不超过公司上年末总资产的5%。保险公司投资于不动产及未上市股权可动用的资金其实十分庞大,以中国平安为例,其投资于不动产的金额可达1310亿元,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的金额可达586亿元。
但由于是新进入不动产及未上市股权这两个投资领域,保险资金在开始阶段应该会非常谨慎,随着经验的积累,并借助于中国经济体快速发展带来的诸多机会,我们相信保险公司将在这两块市场大有作为。
回复该发言
杨建海:下半年市场的流动性仍然较为紧张,高通胀的压力仍持续存在,政策也难有明显的放松。随着加息周期的不断深入和资金紧张环境的持续,我们预计下半年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仍有继续走高的可能性。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一方面债券收益率的不断走高会造成债券价格的下跌,另一方面也会使得保险公司的新增资金享受较高的投资收益,由于保险公司持有的债券大多是持有至到期的,因此短期来看债券收益率的走高会对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和净利润存在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加息周期则有利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若从今年来看,债券资产价格的下跌将制约保险公司净利润及净资产的表现,从而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上海证券报》:虽然资本市场不给力,但另类投资市场可圈可点。中国平安等已拿到PE、不动产投资牌照,为其资金运用大大增加了灵活性。然而,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萎靡、优质PE项目的稀缺,是否会导致目前险资很难在另类投资上取得较好的收益,以及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保险公司如何平(博客)衡另类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和收益?
周传根:中国平安仍然长期看好房地产市场、PE市场投资机会。过去几年,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将为我们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取得优异投资回报创造了条件。
相对其他保险公司,平安是最早布局于另类投资的公司之一,拥有行业领先的投资经验和最优秀的投资团队。在行业结构性调整的现阶段,我们会遵循严格的投资标准,找到优质的拟投资项目。平安也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制定整体以及各产品风控政策,负责识别、量化、监控公司整体及各产品的各项风险指标,对各类风险进行缓释。
通过近三年对投后管理的强化,平安已建立了行业领先的项目投资后管理、监控平台,建立了优秀的投后管理团队,发挥管理输出功能,帮助投资企业提升投资项目价值。不仅如此,平安还与被投资单位一起成长,把平安的一些管理经验与制度介绍给被投资单位,完善被投资单位公司治理,提升其经营与管理水平。
杨建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而陷入低迷,但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仍存在投资机会,特别是商业地产,与保险资金的长期资金性质相匹配。而PE方面,中国经济体富含活力,我们相信优质PE项目不少,保险公司仍然很有可能在这些领域取得较好的投资业绩。不过,放开投资渠道只是给保险公司提供更高投资收益率的机会,带来的风险控制方面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
保监会目前规定保险公司资金投资于不动产及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上季末总资产的10%;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的资金比例不超过公司上年末总资产的5%。保险公司投资于不动产及未上市股权可动用的资金其实十分庞大,以中国平安为例,其投资于不动产的金额可达1310亿元,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的金额可达586亿元。
但由于是新进入不动产及未上市股权这两个投资领域,保险资金在开始阶段应该会非常谨慎,随着经验的积累,并借助于中国经济体快速发展带来的诸多机会,我们相信保险公司将在这两块市场大有作为。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保险业步入低潮期 保险产品吸引力不够
月缺心2011-09-26 16:33:52 发表
庹国柱:PE市场近几年非常火,大量的私募股权投资的涌入,造成供求关系失衡,许多PE项目的市盈率已经很难有巨额的盈利空间。不过,中国平安因为有集团的背景,还可以通过集团内部资源的调配,能够通过企业保险、资产管理、商业银行授信、上市保荐、财务并购等组合拳来提升自己的附加值,尽量降低被投资方的要价,以保证PE的盈利情况。但其他保险公司没有这方面的优势,要想将PE作为一个重要投资渠道,短期内有很大的难度。
应对篇 理性认识低增长
《上海证券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保险业步入了低增长周期?是暂时受困还是陷入瓶颈?如何理性认识行业增速放缓的问题?
方力:今年以来,整个寿险业的保费增速明显放缓,我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这几年,绝大多数公司都是主打5年期储蓄替代型产品,主要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目前,这类产品保费占整个寿险业保费的50%以上。这类产品保障成分低,期限短,需求受利率及渠道积极性影响较大。今年以来,央行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3次,导致银行揽储压力大增,代理销售储蓄替代型产品的积极性下降,与此同时,利率持续走高并维持在高位,降低了上述主打产品的吸引力。
第二,从很大程度上说,正是基于这种产品结构,绝大多数寿险公司依靠“资产管理型”的盈利模式,即: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在这种盈利模式下,一旦资本市场不理想,公司当期的盈利能力将大大下降。今年以来,加息的同时,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寿险公司投资业绩普遍下降,利差空间进一步缩小,规模扩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利差降低,导致寿险公司在费用投入上不得不压缩,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寿险销售。
最后,是源于资本的压力。保险业是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的行业,近年来,保监会从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的角度,一直在强化资本约束力。今年以来,由于股票和债券市场双双持续走低,导致投资资产价值下跌,势必会使得一些公司的偿付能力下降。这就要求,公司的业务发展必须考虑资本的需求。或者换句话说,在资本的压力下,一些公司不得不选择缩减保费规模并调整业务结构,甚至不得不停售。
在过去的十年中,这种低增长态势也曾出现过几次:一次是2004年一季度,寿险业首次出现负增长,2004年全年增速仅为7.2%;还有一次是2009年的二、三季度,平均增速不到1%。2004年负增长的主因是中国人寿海外上市后受美国会计准则保费确认原则影响主动调整结构以及太保寿险主动压缩价值低的业务等;2009年增速回落则是监管干预与和全行业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的结果。
这几个阶段的低速增长,各有各的特点,但总体上,表明一个行业在不断成长、进步,趋于理性。虽然现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最起码可以说体现了这样一种愿望。同时,也表明行业正处于由粗放发展向精耕细作、价值导向转型的一个阵痛期,这个过程也许很快结束,也许还会有所反复,关键取决于全行业对于行业价值是否能取得共识,以及是否能在短时间内研究探索出适合中国寿险业发展的方式。而关键的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层次的制度性问题,实现全行业发展模式的升级。
从整体上看,我国寿险业保持较快发展的根基并没有改变,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会带动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均GDP5000到10000美元这一保险业发展较快的阶段,居民收入增长仍处于较快阶段。因此,我认为行业增长发生波动只是暂时的,随着监管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不断成熟,行业发展的空间巨大。
回复该发言
应对篇 理性认识低增长
《上海证券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保险业步入了低增长周期?是暂时受困还是陷入瓶颈?如何理性认识行业增速放缓的问题?
方力:今年以来,整个寿险业的保费增速明显放缓,我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这几年,绝大多数公司都是主打5年期储蓄替代型产品,主要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目前,这类产品保费占整个寿险业保费的50%以上。这类产品保障成分低,期限短,需求受利率及渠道积极性影响较大。今年以来,央行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3次,导致银行揽储压力大增,代理销售储蓄替代型产品的积极性下降,与此同时,利率持续走高并维持在高位,降低了上述主打产品的吸引力。
第二,从很大程度上说,正是基于这种产品结构,绝大多数寿险公司依靠“资产管理型”的盈利模式,即: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在这种盈利模式下,一旦资本市场不理想,公司当期的盈利能力将大大下降。今年以来,加息的同时,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寿险公司投资业绩普遍下降,利差空间进一步缩小,规模扩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利差降低,导致寿险公司在费用投入上不得不压缩,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寿险销售。
最后,是源于资本的压力。保险业是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的行业,近年来,保监会从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的角度,一直在强化资本约束力。今年以来,由于股票和债券市场双双持续走低,导致投资资产价值下跌,势必会使得一些公司的偿付能力下降。这就要求,公司的业务发展必须考虑资本的需求。或者换句话说,在资本的压力下,一些公司不得不选择缩减保费规模并调整业务结构,甚至不得不停售。
在过去的十年中,这种低增长态势也曾出现过几次:一次是2004年一季度,寿险业首次出现负增长,2004年全年增速仅为7.2%;还有一次是2009年的二、三季度,平均增速不到1%。2004年负增长的主因是中国人寿海外上市后受美国会计准则保费确认原则影响主动调整结构以及太保寿险主动压缩价值低的业务等;2009年增速回落则是监管干预与和全行业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的结果。
这几个阶段的低速增长,各有各的特点,但总体上,表明一个行业在不断成长、进步,趋于理性。虽然现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最起码可以说体现了这样一种愿望。同时,也表明行业正处于由粗放发展向精耕细作、价值导向转型的一个阵痛期,这个过程也许很快结束,也许还会有所反复,关键取决于全行业对于行业价值是否能取得共识,以及是否能在短时间内研究探索出适合中国寿险业发展的方式。而关键的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层次的制度性问题,实现全行业发展模式的升级。
从整体上看,我国寿险业保持较快发展的根基并没有改变,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会带动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均GDP5000到10000美元这一保险业发展较快的阶段,居民收入增长仍处于较快阶段。因此,我认为行业增长发生波动只是暂时的,随着监管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不断成熟,行业发展的空间巨大。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保险业步入低潮期 保险产品吸引力不够
月缺心2011-09-26 16:33:52 发表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当2004年一季度寿险行业首次出现负增长时,有人开始惊呼“寿险业的拐点来了、低增长周期到了”。但事实证明,市场在一段时间的调整巩固之后,又重新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从个体上看,一些寿险公司仍能在当前形势下把握机会,逆势发展。以生命人寿为例,2010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53亿元,2011年前七月,公司实现总保费156.6亿元,同比增长翻番,成为行业内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
庹国柱: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有30多年,期间也有波动,但整个经济还会有几十年,至少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保险业也会是这样一个增长趋势,因此说保险业步入低增长周期结论还太早,但波动是免不了的,所以我认为这是暂时受困。
中国保险业正处于一个调整期,行业会根据对市场认识的加深,而自动调整保险业的结构,增速放缓将会是这种调整的结果。我一向不主张太在意增长速度,不主张老在屁股后面“抽鞭子”,而是希望更多地关注发展质量,只要有质量有效益,速度慢点又何妨。要知道没有质量没有效益就没有增长的源泉,更不可能有高速增长。所谓“强大”,“强”了才会“大”,“强”了“大”才有意义。
《上海证券报》:调结构转方式无疑有利于行业长期发展,您对目前行业上述变化如何判断?在您看来,对于中国保险业,什么是最合适的增长方式?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适应目前发展方式的改变?
方力:结构调整可能是一个痛苦而长期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增长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培育大至行业、小至公司个体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如果能抓住时机,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就能提高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当然,对于一个行业、一家公司而言,没有所谓绝对合理的结构。我认为,结构调整应该把握两条主线。
首先,行业的功能定位。保险虽归属金融范畴,但同银行和证券有本质的不同,寿险的功能是对人从摇篮到坟墓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前些年,寿险业发展了大量短期的储蓄替代型业务,培育了客户看重短期回报的心理。但这些产品与银行、基金产品差异性小,也没能真正切合老百姓的保险需求,尚未充分发挥出行业的核心优势。长此以往,寿险业将失去生存的根基。
因此,调结构转方式,就是要切实发挥寿险业在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方面的优势,以消费者的保障需求为导向,增强产品的损失补偿、风险保障功能。而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全行业的高度共识和努力,尤其重要的是行业的监管政策和制度也要随之进行一些调整。比如,如何解决目前在产品设计时普遍存在的“去保障化”的问题,如何在资本需求上鼓励引导公司发展风险保障成分高的业务等。
其次,公司的战略定位,要立足于价值导向。前些年,或因多数股东对寿险业的认识不足,或因公司治理不善,许多寿险公司在经营中没有建立起价值导向的理念,普遍存在“规模冲动和速度情结”,保费收入虽快速增长,但公司盈利能力不强,不利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增长方式转型过程中,每一个经营主体都要强化价值导向,从战略制定到资源分配、业绩考核,都要以价值增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杨建海:未来监管层在银保渠道的监管上很难有所放松,银保恢复增长或许需要较长时间,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应在个险倾注更多心血。虽然个险也面临增员难问题,但保险公司仍可通过努力提高代理人的人均产出来促进个险保费的增长,相应的措施包括:淘汰产出不达标的冗余代理人、提高现有及新募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代理人提高交叉销售的平台等。
回复该发言
庹国柱: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有30多年,期间也有波动,但整个经济还会有几十年,至少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保险业也会是这样一个增长趋势,因此说保险业步入低增长周期结论还太早,但波动是免不了的,所以我认为这是暂时受困。
中国保险业正处于一个调整期,行业会根据对市场认识的加深,而自动调整保险业的结构,增速放缓将会是这种调整的结果。我一向不主张太在意增长速度,不主张老在屁股后面“抽鞭子”,而是希望更多地关注发展质量,只要有质量有效益,速度慢点又何妨。要知道没有质量没有效益就没有增长的源泉,更不可能有高速增长。所谓“强大”,“强”了才会“大”,“强”了“大”才有意义。
《上海证券报》:调结构转方式无疑有利于行业长期发展,您对目前行业上述变化如何判断?在您看来,对于中国保险业,什么是最合适的增长方式?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适应目前发展方式的改变?
方力:结构调整可能是一个痛苦而长期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增长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培育大至行业、小至公司个体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如果能抓住时机,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就能提高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当然,对于一个行业、一家公司而言,没有所谓绝对合理的结构。我认为,结构调整应该把握两条主线。
首先,行业的功能定位。保险虽归属金融范畴,但同银行和证券有本质的不同,寿险的功能是对人从摇篮到坟墓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前些年,寿险业发展了大量短期的储蓄替代型业务,培育了客户看重短期回报的心理。但这些产品与银行、基金产品差异性小,也没能真正切合老百姓的保险需求,尚未充分发挥出行业的核心优势。长此以往,寿险业将失去生存的根基。
因此,调结构转方式,就是要切实发挥寿险业在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方面的优势,以消费者的保障需求为导向,增强产品的损失补偿、风险保障功能。而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全行业的高度共识和努力,尤其重要的是行业的监管政策和制度也要随之进行一些调整。比如,如何解决目前在产品设计时普遍存在的“去保障化”的问题,如何在资本需求上鼓励引导公司发展风险保障成分高的业务等。
其次,公司的战略定位,要立足于价值导向。前些年,或因多数股东对寿险业的认识不足,或因公司治理不善,许多寿险公司在经营中没有建立起价值导向的理念,普遍存在“规模冲动和速度情结”,保费收入虽快速增长,但公司盈利能力不强,不利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增长方式转型过程中,每一个经营主体都要强化价值导向,从战略制定到资源分配、业绩考核,都要以价值增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杨建海:未来监管层在银保渠道的监管上很难有所放松,银保恢复增长或许需要较长时间,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应在个险倾注更多心血。虽然个险也面临增员难问题,但保险公司仍可通过努力提高代理人的人均产出来促进个险保费的增长,相应的措施包括:淘汰产出不达标的冗余代理人、提高现有及新募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代理人提高交叉销售的平台等。
回复该发言
6 回复:保险业步入低潮期 保险产品吸引力不够
月缺心2011-09-26 16:33:52 发表
我们预计,个险渠道在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将有所提高并成为保费最主要的来源。由于银行渠道的强势及其“类储蓄”的销售特点,保险公司在银保渠道销售的产品的利润率往往较低,个险一直是保险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虽然目前保险业正处于低潮期,总体的保费增速较慢,但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个险渠道保费占比提升,这有利于提高保险行业的保费质量,从而有利于保险行业的长远发展。
庹国柱:结构肯定是需要调整的,但不是人为的调整,而是顺应市场的需要自动的调整。目前保险业就处在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同时市场还面临供给主体继续增加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兼并重组就是必然趋势。这个过程是“痛并快乐着”的,“痛”是因为有的企业会被兼并,“快乐”是因为兼并重组意味着新的更合理更有效率的产业结构的形成。
回复该发言
庹国柱:结构肯定是需要调整的,但不是人为的调整,而是顺应市场的需要自动的调整。目前保险业就处在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同时市场还面临供给主体继续增加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兼并重组就是必然趋势。这个过程是“痛并快乐着”的,“痛”是因为有的企业会被兼并,“快乐”是因为兼并重组意味着新的更合理更有效率的产业结构的形成。
回复该发言
共有6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