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6日下午,阳光明媚。第1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甘肃文化周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领导和甘肃方面负责人。
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甘肃省人民政府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敦煌韵·丝路情—甘肃省文化周”将于10月25日至30日在上海举行。嘉宾省文化周活动是每年艺术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自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创办国内文化周活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云南文化周、内蒙文化周、青海文化周、湖北文化周、重庆文化周、以及香港文化周。举办国内文化周,旨在加强上海与兄弟省市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国内文化周活动已成为上海服务全国、为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平台和窗口。众多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和原创作品不仅在艺术节的舞台上得到充分展示,更通过这一平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处,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然风光雄浑俊美,相传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就诞生于此。有着八千多年历史的甘肃,融丝路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伏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陇东黄土地文化为一体。多元的文化形态,众多的文化遗迹和厚重的文化内涵,使其在中国西部形成了一道神秘而独特的文化风景。
本届艺术节甘肃省文化周活动内容丰富,包括《敦煌艺术展》、大型乐舞剧《敦煌韵》、音乐剧《花儿与少年》、天天演世纪广场歌舞专场《西部风情》,以及文化讲座和演出交易等。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举办“甘肃省文化周”活动,希望通过“甘肃省文化周”,全面展示甘肃历史文化资源,推介甘肃优秀文化成果,让世界人民感受甘肃文化艺术魅力;也希望通过“甘肃省文化周”活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甘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将于10月25日至11月18日在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举办的《敦煌艺术展》,将展出3个精美原大复制洞窟、10尊彩塑复制品、30幅壁画临本、10件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真迹以及大量的图片资料,再现了敦煌石窟艺术的盛况,融学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穿梭其间,心灵的震撼将让身处繁华都市的观众产生一种恍若隔世之感。3个复制洞窟分别为莫高窟盛唐第45窟、莫高窟中唐第158窟、榆林窟西夏第29窟,其中按照4/5比例复制的著名的第158窟巨型涅槃卧佛将安卧在展览大厅,向世人展示佛教艺术的博大与神秘;榆林窟第29窟是首个全部用矿物颜料临摹复制的洞窟,观众可以近距离一睹那些难得一见的壁画,切实感受敦煌石窟的恢弘气势。10尊彩塑复制品是敦煌石窟不同时期彩塑的精品。30幅石窟壁画临摹品,从题材内容上看,有佛经故事、佛像、经变、供养人等,其中不乏鸿篇巨制,如《都督夫人礼佛图》、《观无量寿经变》、《张议潮出行图》、《千手千眼观音》等都是面积达数平方米的临品。10件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真迹,都是国家珍贵文物。其中《三国志·步骘传》残卷,据考证为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的抄本,是留存至今为数不多的早期写本之一。另一件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手书的《酒账单》,记录的用酒账单,反映了敦煌当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