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大众的其他话题……

返回大众……


我收藏的爽吧……


中国宜春·明月山月亮文化节

1 中国宜春·明月山月亮文化节
li1371352011-09-26 23:20:34 发表


一、依托独有资源,锻造月亮文化
历史是文化的根基。宜春(微博)既将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将月亮文化和民俗文化相互结合,锻造的月亮文化根基深厚,独具一格。
“山月相融”。宜春城南明月山,竹海、飞瀑、松涛、奇峰等优美景致“步步拾锦绣,一里不同天”。历代名人的咏月诗词、宋代夏皇后的故事、嫦娥奔月的传说、民间崇月的习俗等,让明月山拥有丰富的月亮文化底蕴。宜春将明月山作为一座情山来塑造,构建了一条魅力十足的浪漫爱情之旅,广告词“爱我,就带我去明月山”广为流传。
“泉月相映”。明月山下温汤温泉历史悠久,富含硒和多种偏硅酸等27种微量元素,温度常年保持68--72度,饮可康体,浴可健身。清代诗人郑火鼎赞曰:“热不困人寒不冷,亦狂亦狷亦神仙。”宜春倡导泡泉观月、静心养生,大力发展现代温泉旅游、疗养、休闲业,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游客前来体验、租住、定居。
“禅月相通”。宜春是名副其实的“禅都”,“马祖兴丛林、百丈立清规”的典故,禅宗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祖庭在宜春的孕育和发展,让宜春拥有了深厚的禅月底蕴。月下讲禅法以明心、月下悟禅道以见心、月下听禅乐以静心、月下品禅茶以清心,是宜春自古以来的精神源流。宜春加快禅文化园、禅修中心、禅宗祖庭等建设,每年都有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参拜祖庭、养心悟道。
“农月相趣”。宜春古称“农业上郡”,荷塘月色的农村美景、披星戴月的农耕劳作、应星对月的农事气象等,造就了悠久的农月传统,并孕育了一代科学巨匠宋应星。宜春建设天工开物园,设计多种游园项目,开展农耕健身比赛,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成为了现代人放飞心灵、调养身心的胜地。
“书月相照”。唐代江西第一个状元卢肇月下苦读、“江西进士半袁州”等典故造就了宜春的鼎盛文风,使宜春拥有“家家生计只琴书,一郡清风似鲁儒”的书月文化。宜春弘扬书月文化,锻造城市气质,全市见义勇为英雄和平民英模层出不穷,和宜春人打交道人们总能点燃激情,在宜春生活人们总能启迪心智,从容优雅、大气实干的宜春,亲和力和吸引力与日俱增。



相关阅读:感受月亮文化 记者团品味绿色宜春
采风团高兴至体验活动最后一站宜春
[宜春日报]共赴月亮之约 30名记者云集宜春



中央秋晚
二、坚持传承创新,打造节庆品牌
宜春(微博)每年一届的月亮文化节,始终坚持既丰富完善月亮文化本质内涵,也扎根现实还原生活娱乐大众,月亮文化开始引领宜春走向世界。
鲜活传承传统,创新办节。如不断挖掘中秋拜月的文化内涵,整理规范程式,提升文化品质,力求体现神圣与和谐,使这个仪式逐步成为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经典;发扬光大火龙追月民俗风情,以雄壮的气势呈现于世人面前,展现舞火龙日子红、舞火龙避邪凶的祈愿;传承升华放孔明灯民间习俗,成千上万只孔明灯缓缓升空,与明月相映成辉,展现梦月的浪漫,寄托宜春人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继承创新放荷花灯民间习俗,中秋夜将各式各样的荷花灯放入河中,体现着对明月的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和问月的真诚,让“越是民俗的越是世界的”有了宜春版本。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中国宜春·明月山月亮文化节
li1371352011-09-26 23:20:34 发表
同时坚持创新办节,“明月处处有”,但宜春却因在全世界首倡月亮文化,办月亮文化节,而使“宜春月最明”;农耕极为普通,但宜春却把握人们普遍厌倦城市喧嚣、向往田园生活的心态,建设了天工开物园乃至举办农耕运动会,为世人提供了一个独特空间。四年来,正是通过对包括放荷花灯、放孔明灯、民间剪纸、女红等在内的中秋民俗活动的传承和创新,宜春创造了一批中秋经典活动,丰富了月亮文化的载体,也让自己具备了拥抱世界的资质。
生动诠释文化,提升影响。宜春每年举办月亮文化节,都是生动的文化诠释。2007年的主题是“团圆?和谐?发展”,诠释月亮文化柔美、圣洁等本质内涵,向往和谐,追求圆满,为世人打造了一轮最圆的月亮;2008年的主题是“农月相趣?人月相欢”,立足弘扬中秋传统,程式完备的中秋拜月仪式、独具特色的民间女红大奖赛、情动人心的金婚庆典等,打造了一轮最有趣的月亮;2009年的主题是“情月相融?山水为证”,以空前的大手笔拿下了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的承办权,向世界呈现了一轮最美的月亮,宜春的月亮文化由此为世界所知;2010年的主题是“泉月相映?水月同天”,宜春提出让月亮文化节越来越“有味”,精心准备的17项活动雅俗共赏,既有“品位”,也有“节味”,更有“玩味”,打造了一轮“最有味”的月亮;今年第五届的主题是:禅月相通?月明禅心,充分发掘禅文化资源,打造一轮最入心的月亮。
高端入手宣传,树立品牌。对“月亮之都”、“月亮之城”、“中国月亮文化节”等系列品牌包括对网络域名进行了注册,并注重借高端媒体树品牌,如借助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湖南卫视等媒体及时播发月亮之都的动态新闻、适时播发宜春形象宣传片;注重借品牌栏目打品牌,如请央视“欢乐中国行”栏目在宜春演出,央视“科技博览”、“绿色时空”、“艺术人生”、“走遍中国”等栏目组都先后走进宜春;注重借名家名嘴说品牌,先后请中科院院士、“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来宜春探月,请著名学者于丹担纲策划月亮文化并到宜春说月,请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担任旅游顾问为宜春问月,请中国爱乐交响乐团举办专场音乐会在宜春“奏月”。一系列的举措使“月亮之都?宜春”开始以独特的标识和品牌屹立于中国的城市群。
三、文化品位成型,城市发展提速
宜春锻造的月亮文化,举办的月亮文化节,不仅是能欣赏的艺术、可玩味的精品,而且是扎根生活的大树、大众喜爱的佳肴,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城市文化品位成型。
打造月亮文化的四年来,每年都有数场大型晚会、高端音乐会等,每年都有中秋拜月仪式和火龙追月、放孔明灯、放荷花灯等民俗活动。人们在热情参与、亲身感受后,正逐步学会和习惯衣着整齐、神情肃穆、心怀向往地去消费文化。而游明月景区、饮明月禅茶、用月亮产品等低碳生活方式,也开始成为市民生活的常态。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已经从2007年的446万人次增加到去年的824万人次,年均增长23%,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8.9%,尤其是作为全市旅游升级战的龙头--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财政收入和门票收入三年翻了两番;宜春城先后获得了“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最佳旅游休闲胜地”、“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等多张城市旅游名片。
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快速推动。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中国宜春·明月山月亮文化节
li1371352011-09-26 23:20:34 发表
月亮文化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正在“变现”,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多张城市旅游名片的获得都与月亮文化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客商的频繁来访,专家的密集来宜,以锂电新能源为代表的产业的兴盛;城市知名度的大幅度提高,名人明星的青睐有加,高层媒体的重点关注,也充分说明,充满活力的月亮文化,能强劲推动经贸活动的繁荣,有效铸造宜春的城市形象。
四年来,月亮文化已经和宜春这个城市血肉相连,融入了市民生活。“月亮是世界的,而月亮之都是宜春独有的;文化是人类的,而月亮文化是宜春独特的;生活是大众的,而月亮式的生活方式是宜春独享的”。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