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江上游,湖南江华县神龙水电站,一个投资670多万元的水电项目,因村民层层上访,于2004年被迫停工。然而,停工数年间,矛盾更加激化。
一份2011年7月27日由江华县白芒镇镇政府和县神农水电站建设矛盾协调指导组的汇报材料中写道:“现在不光村民想上访,水电站股东也想上访。”
这个水电站如今已成为令江华县县委、县政府头痛的“肿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神农水电站病入膏肓的根本原因是 “官员入股”、未批先建,层层违规。
对于拥有150多座小水电站的江华县,神农水电站不过是湘江小水电之灾的一个缩影罢了。
水电站“残骸”
江华县神龙水电站,正如一个网状的绳结,被利益各方越拉越紧。
8月17日,江华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江华县)白芒营镇联合村党支部书记黄文,再次站在神农水电站的“遗址”旁,这位被太阳烤得皮肤黝黑的汉子,看着眼前的一幕痛心不已。昔日的良田与土地,已变成神农水电站引水渠里的荒草萋萋与怪石遍布,水电站机房破旧的水泥和生锈的钢筋赫然可见。
江华神农水电站当年设计装机容量1200KW,总投资约670万元。该电站由白芒营镇境内的东河与西河引水坝、主副渠、前池以及机房组成。引水坝位于白芒营镇白芒营村和新村范围,主渠经白芒营村、联合村有关村组,机房建在联合村。该站施工范围涉及包括上述村庄在内的七个行政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神农水电站看到,长2000多米、宽10多米的引水渠内,杂草丛生,乱石遍布。引水渠末端的发电机房只建了一半多的工程量,水泥墙体已经发黑,钢筋锈迹斑斑,没用完的木材成堆腐朽。
联合村支书黄文指着引水渠告诉记者,这里原来都是联合村与东塘村的优质水田。水渠两岸的大批农田,因水渠挖开,原水系遭到破坏,无法灌溉,只能由种水稻改种玉米,有的已经撂荒。
黄生华是江华县副县级领导干部,曾任江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自200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指定由其作为神农水电站建设矛盾协调指导组负责人,处理与神农水电站相关的事宜。黄生华对记者说,他多次到神农水电站及周边村子调查、处理相关问题,看到田地被损坏、村民生活困难的景象,“凡是有点良心的人,都要掉眼泪”。
原县人大副主任领头参股
神农水电站给村民带来如此灾难,有村民将矛头指向了当时县里的干部。8月18日,联合村一名村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神农水电站弄成今天这样的“神鬼水电站”,全是县、镇的干部“搞腐败”造成的。
一篇至今还挂在网上的举报文章,列出江华县涉及神农水电站的9个“非法兴建神农电站的县级干部”的名字。
2003年3月,由江华县原县人大副主任李国芳发起、莫先虎等14人共同出资,成立江华瑶族自治县神农水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神农水电公司),并与江华县白芒营镇政府签订了 《神农水电站开发合同书》。2003年10月10日,江华县水利局以江水建审字[2003]78号对神农水电站项目建议书出具审核意见。10月13日,江华县发改委以江计字 [2003]175号批复同意立项兴建。同日,神农水电公司又与江华县人民政府签订《水力发电站开发合同》。
上述14名股东中,绝大部分为当时江华县人大办、公安局、水利局、环保局等部门的官员。这些干部每人出资均在20万元以上,资金来源于上百名小股东,这些小股东也多为政府官员。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