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货币政策趋紧、信贷资源紧张的形势,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始终坚定不移地将推进小企业金融业务作为战略重心之一,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全面向小企业倾斜,小企业信贷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前8个月,小企业贷款增幅达93%,高于分行各项贷款平均增幅近80个百分点。截至2011年8月末,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小企业授信额度达257.1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17.6倍。
在三年多的探索与发展中,上海交行从体制、机制、产品上不断创新,使金融服务更贴进中小企业的需求,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
机制建设科学化,以“六大独立体系”支撑专业化经营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上海交行已在遍及全市15家中心支行设立了小企业信贷服务分中心,建立了专职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
同时,为扶持和服务小企业发展壮大,适应小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上海交行逐步构建“六大独立体系”即:独立的操作平台、独立的产品体系、独立的授信要求、独立的审查文本、独立的审批流程、独立的监控体系。这些量身定制的业务运行机制,为交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体制机制保障。通过“六大独立体系”,交行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专项信贷和结算的金融服务产品,并运用科学简便的评分方法有效避免了一些优质小企业客户由于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而被“拒之门外”的现象,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小企业展业提供优质高效、快速融通的金融服务。
为了给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上海交行主动接受挑战,科学研究中小企业风险特征,通过简化授信程序、延长授信期限、提高授信额度、放宽担保条件、实行贷款利率优惠等举措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大力扶持优质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强化“合规免责”理念和加大对小企业业务的激励力度,不断激发小企业贷款客户经理想做、敢做、会做小企业贷款积极性和主动性。
客户拓展批量化,以“平台搭建”为核心助力业务发展
作为唯一总行设在上海的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管理办法,通过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张江高科模式、漕河泾园区模式、杨浦科创中心模式,与园区共同搭建合作平台,通过与政府科技部门、高新技术园区、行业协会的合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集群化”服务。
早在2008年,上海交行就与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张江企业易贷通”,通过园区平台推荐中小企业,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通过引进专业担保机构,解决了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同时为向交行融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
张江一家研发血液制品的公司,在经济金融形势不乐观的2008年,最初交行通过“张江企业易贷通”给予了公司500万元的资金支持。鉴于其良好的发展前景,授信额度已从最初的500万元扩大到近5000万元,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目前公司已经过上市辅导期,将通过上市得到迅速成长。
2009年分行与漕河泾高科技园区、上海市徐汇区政府合作推出“漕河泾开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携手通”,由开发区和徐汇区政府共同出资5000万元作为风险资金,交行为区内的科技型小企业提供1亿元的授信包。
漕河泾一家石油钻井平台设计企业,在牵手交行之前,已在两家大型银行各有500万元贷款额度,均用法人代表个人房产作抵押。引入股权基金后,公司希望通过非抵押的方式实现融资,尤其希望银行能够给予一定的信用贷款额度,有利于公司今后上市。目前,作为漕河泾融资平台合作方之一的交行已给予企业20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
回复该发言
上海交行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2 回复:上海交行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六院刚出来2011-09-27 12:43:29 发表
获此支持后,公司的信用积累进一步提升,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向企业提出了信用担保的授信意向。
今年,上海交行又与杨浦区金融办、杨浦区科创中心合作推出“银园保险”,银行、园区、专业担保机构、保险公司四方合作,实现了在更大范围内、更有效的风险分散与分担。
业务创新多元化,紧跟上海产业转型探索新兴业务领域
进入上海“十二五”重要发展机遇期,上海交行根据上海产业升级导向,对现代服务业的各种新型业态、运行模式、财务特征等进行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小企业金融服务与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契合点。
交行积极配合上海“创意之都”建设,加大文化创意产业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签订全面合作备忘录,为新闻出版行业企业提供100亿元授信额度,又创新推出“智权融资——版权通”,通过版权质押为文化创意类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为一批文化创意产业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今年以来,上海交行积极探索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新模式,通过“一个面、一条线”,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一个面”:即通过与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如保险、担保公司)等合作,搭建批量化业务平台,扩大科技类小企业客户群体。交行与市科委合作,推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险”,借助保险机构的力量,解决科技型企业担保难。“一条线”,即推出“科灵通”系列服务科技型小企业金融产品线,通过“税融通”、“版权通”、“智权融资”、“订单融资”等系列金融产品,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高智商”的特点,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科技产业的新手段。
目前,交行上海市分行正积极筹建科技支行,准备通过业务专营化模式,面向全市科技型小企业,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产业小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作为总行所在地分行,交行上海市分行积极发挥总部优势、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紧紧把握“十二五”重要发展战略期,紧盯政府重点推进项目,提升品牌和社会影响力。目前,交行上海市分行与上海市经信委签署了《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战略合作协议》,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25亿元的授信额度;与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上海市科创中心“金蛋计划”和“加速器项目”的主办银行;与上海市中小企业办公室、上海市科委科创中心、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签署2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成为科创中心小巨人企业指定合作银行;与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基金会债权模式资助大学生(“雏鹰计划”)的合作银行,为基金会向创业企业个人发放小额委托贷款。
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电子商务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今年,上海交行与阿里巴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其在上海的14万家小微(资金需求在100万元以下)电子商务企业度身定制“网商E贷通”融资方案。通过“政府、电子商务平台、专业担保公司、银行、小微企业”五方合作,由上海市小企业推进办公室为项目提供息费补贴。同时,交行专门开发相应的电子渠道,使小微企业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授信申请,银行端则在电子平台上实现授信审批与贷款发放。
回复该发言
今年,上海交行又与杨浦区金融办、杨浦区科创中心合作推出“银园保险”,银行、园区、专业担保机构、保险公司四方合作,实现了在更大范围内、更有效的风险分散与分担。
业务创新多元化,紧跟上海产业转型探索新兴业务领域
进入上海“十二五”重要发展机遇期,上海交行根据上海产业升级导向,对现代服务业的各种新型业态、运行模式、财务特征等进行深入调研,积极探索小企业金融服务与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契合点。
交行积极配合上海“创意之都”建设,加大文化创意产业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签订全面合作备忘录,为新闻出版行业企业提供100亿元授信额度,又创新推出“智权融资——版权通”,通过版权质押为文化创意类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为一批文化创意产业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今年以来,上海交行积极探索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新模式,通过“一个面、一条线”,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一个面”:即通过与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如保险、担保公司)等合作,搭建批量化业务平台,扩大科技类小企业客户群体。交行与市科委合作,推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险”,借助保险机构的力量,解决科技型企业担保难。“一条线”,即推出“科灵通”系列服务科技型小企业金融产品线,通过“税融通”、“版权通”、“智权融资”、“订单融资”等系列金融产品,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高智商”的特点,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科技产业的新手段。
目前,交行上海市分行正积极筹建科技支行,准备通过业务专营化模式,面向全市科技型小企业,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产业小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作为总行所在地分行,交行上海市分行积极发挥总部优势、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紧紧把握“十二五”重要发展战略期,紧盯政府重点推进项目,提升品牌和社会影响力。目前,交行上海市分行与上海市经信委签署了《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战略合作协议》,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25亿元的授信额度;与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上海市科创中心“金蛋计划”和“加速器项目”的主办银行;与上海市中小企业办公室、上海市科委科创中心、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签署2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成为科创中心小巨人企业指定合作银行;与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基金会债权模式资助大学生(“雏鹰计划”)的合作银行,为基金会向创业企业个人发放小额委托贷款。
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电子商务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今年,上海交行与阿里巴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其在上海的14万家小微(资金需求在100万元以下)电子商务企业度身定制“网商E贷通”融资方案。通过“政府、电子商务平台、专业担保公司、银行、小微企业”五方合作,由上海市小企业推进办公室为项目提供息费补贴。同时,交行专门开发相应的电子渠道,使小微企业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授信申请,银行端则在电子平台上实现授信审批与贷款发放。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