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2/2D/2DB2F081A61286E82028BE372E6D2A8D.jpg)
德国柏林莱比锡大街上,一名骑自行车的人在众多汽车间来回穿行。
慕尼黑,八月末某个周二的早晨,一辆救护车急匆匆出发去抢救一名受伤的骑车人。
这是当天的第一起交通事故。一位43岁的骑车人试图让对面逆行骑过来的家伙停车。那人不但没停车,反而给了他一拳,然后把骨折的受害者扔在现场,不管不顾地径直走开。
生活按部就班地进行,丝毫没有因城中发生的一起又一起事故而受到干扰。一名骑车的女人撞上一扇忽然打开的车门,另一个女人撞到了被某个居民推到人行道上的垃圾桶,一位男性骑车人没看到刚从公车上走下来的女乘客……仅在这寻常的一天里,慕尼黑警察就记录下11桩涉及自行车使用者的交通事故。没被算上的还有数不清的谩骂、责难、拳脚相向和争辩,因为找不到目击者,也没人报警。
眼下,谦和有礼的风气正从德国的街道上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司机、行人和骑车人为争抢有限空间而引发的谩骂和推搡。人们分毫必争,不择手段,每个人都想抢在最前面,主动踩刹车或停下让路简直就是稀有景观。
整个德国的民众都参与到这场战争中,但有一群人表现尤甚:自行车使用者。在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看来,交通灯可谓形同虚设,停车标志可以忽略不计,单行道标志是留给别人看的。若是汽车司机挡了他们的道,一些骑车人会用手把汽车车顶拍得砰砰作响。
过去,奔驰车标意味着在道路上享有特权,如今它却沦为骑车人的把手,许多自行车使用者认为整条路都是属于他们的。为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有时会公然骑上人行道,在公交车道上乱窜,或在拥堵的车流间钻来钻去。大多数自行车根本不理会红灯,直冲而过。其余的则在汽车跟前的人行横道上你争我抢,活活把汽车和行人的去路堵得水泄不通。
8月底,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了涉及自行车使用者交通事故的最新数据。今年1至5月,交通事故夺去了137人的性命,比去年同期增长7.9%。而在事故中受重伤的人数则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3.5%,达到5045人。如今,德国街头每天有50多万骑车人,人数是十年前的两倍还多。德国西南部城市弗莱堡的居民,三分之一的出行都是骑自行车。就全国来讲,骑车的人数占到10%,并且还在持续增长。德国已然成为欧洲最大的自行车消费国,国内自行车的数量几乎是汽车的两倍,有7000多万辆。
自行车大军从拥堵的汽车间蜿蜒前行,德国街道上的权力平衡正逐渐发生改变。一种全新、野蛮的社会秩序在柏油路面日渐成型,与旧有的道路规则和交通法规发生着冲撞,导致不良情绪的野蛮爆发。最近几个月,写着“打击野蛮骑车人”的海报接连出现在柏林街头。
“一旦骑上自行车,人们就变成了野兽。”慕尼黑作家安妮特·佐赫在她的着作《自行车痛恨者》中如此写到。
自行车时代
上世纪70年代,德国有一群DIY爱好者曾将组装自行车作为他们改善道路环境理想的一部分,他们描绘出一个完全不使用机动车作为个人交通工具的世界,然而梦想并未实现。
今天,自行车革命者感到他们的时代终于来临了。“我们都知道化石燃料的时代正走向终结,我们也知道温室效应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我们社会中的人群都缺乏锻炼,而且不断扩张的交通吞噬了大量土地。”服务于自行车网络的阿尔贝特·赫勒斯托尔说。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