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9月24日电(记者王圣志)“如果我家能搬到岸上住,我就不会感到孤独了。”已经半个月没有上岸的18岁女孩黄成艳告诉记者,“住在船上,就像住在孤岛上,我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去一趟岸上,几乎很少能和同龄人交往。”
黄成艳的父母是安徽五河县沱湖上的渔民。浩瀚的沱湖是我国十大名蟹产地,有6万多亩水面,上面分散居住着400多户渔民。
记者日前乘坐冲锋舟来到湖中心黄成艳家的“连家船”。这条船长不足6米、宽不足2米,船的一端紧挨着摆放两张床,一家三口挤住在一起。船的另一端安放着厨具,一家人吃的是自己用明矾消毒的河水。船上几乎没有家具,只有一台小电视。“连家船”旁还有一条用于捕捞的小“作业船”。
黄成艳的父亲黄志祥说:“我家以前有80多亩水面,自从沱湖被划为自然保护区后,现在只有11亩水面了,一年纯收入两三千元,生活越来越难。长年在水上漂泊,居住条件差,生病就医不便,孩子读书也只得寄养在亲戚家中。女儿去年初中毕业后就没再读书,现在待在家里。我们很想到岸上定居,这样可以去周边打打工。”
五河县沱湖乡浍河村支部书记李万祥说:“为了保护生态,沱湖2000年被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后,不少水域不准养殖,养殖水面剧减,渔民收入减少。大家都盼望能上岸定居,但沱湖三个渔业村只有1平方公里土地,渔民建房没有宅基地。另外,还有15%左右的困难渔民,想在岸上建房也缺乏资金。”
“为了改变渔民的生活现状,五河县正在抓紧实行渔民上岸定居工程。”沱湖乡党委书记吴亚说,“目前,已经划拨33亩地作为渔民集资建房的宅基地。考虑到一些渔民生活困难,县政府正在建设200套左右的廉租房,供渔民上岸租住。”
记者在沱湖岸边廉租房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这项工程从今年年初动工,预计明年3月竣工验收。”
据了解,过去,渔民子女上学困难,有的只得弃学随父母在水上漂泊,有的为上学而长年寄养在亲戚家中。而如今,在沱湖岸边,一所设施齐全的沱湖学校已经建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沱湖上只有三艘流动船教学点,此后,在岸边形成了三所小学,教学条件比较差。2009年,县里整合资源,在这里建了一所寄宿制完中,渔民孩子失学现象大大减少。”沱湖学校校长卞帮豹说。
黄志祥一家刚刚参加了渔民村的集资建房,也有一些渔民期盼着能住进廉租房。但他们对今后如何增收心里还没有底。
李万祥说:“我们希望政府在改善渔民居住条件的同时,加大对渔民转产转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渔民脱贫致富。这样既解决渔民的生计问题,也可降低捕捞强度,恢复内陆水域生态。”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