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股市内外交困、证券营业大厅空空荡荡,网络上的股市民谣再现,而紧缩政策不为所动的时候;当扩容已经让市场不堪重负,投资者闻扩色变而决策层仍坚持启动大盘股发行的时候;当蓝筹核心价值的“601军团”成为破发重灾区,仍挡不住A股市值持续缩水的时候;当所有底部标尺都失灵,而“市场先生”仍不动容的时候,市场参与方必须认识到,这才是真正的“底背离”。这里,我们不妨对底部信号进行一些另类的解读。
股市民谣再现
是政策底信号?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小股民,他们辛勤又努力,他们选股又割肉 偶尔还要拿跳水冠军。噢~苦X的小股民,噢~可怜的小股民,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躲过了一个庄,最终还是沦陷黑色星期一 ”这首改编自蓝精灵插曲的《小股民之歌》近日在各大股吧疯传。
类似的股民QQ群中还流传一首《“菜鸟”之歌》 “这只 菜鸟 很迷惘,市场无泪眼汪汪,跌无可跌还在跌,跌得无脸见爹娘;这只 菜鸟 很荒唐,暴涨暴跌总上当,忍无可忍手发痒,痒得两面挨耳光 ”
近10年来,由于网络普及,许多股民在网上炒股的同时还进行沟通交流。无论股市低迷还是疯狂,都会通过民谣、段子、对联等调侃、发泄来减轻压力,这些东西通过网络很快流行,形成特有的股市文化。
2001年7月,邱柯提着数十万进入股市,短短半年内几次割肉。到了2002年年底,钱就少了一大截。郁闷的邱柯写出了后来脍炙人口的《股民老张》 “我来到这里的动机并不算高尚,我起到的作用却能兴国安邦;揣着一分梦想和九分坚强,六千万里有我一位股民老张 ”这首股市民谣首次发出了弱势群体的呐喊。
2007年网络最流行的歌是一首《死了都不卖》 “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 ”唱出了当时空前的大牛市下特有的激情和疯狂。可是,它无疑发出了顶部的信号。随之而来,半夜提高印花税,持续加息提准,超级大盘股上市。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股民买了中石油”,又吟出多少被套股民的心声。
与之相反,股市民谣出现在股市低迷时期,很可能是政策底将出现的先兆。譬如2008年中国股市出现前所未有的大熊市,上证指数从6124点腰斩至3000点以后,继续暴跌不断挑战股民心理忍受的极限,大量股市民谣、段子、对联随之出现。最具代表性的是2008年10月流行的一首《股市民谣》:“股民苦股民苦,涨跌赔赚都没谱;大盘股小盘股,不知该买哪只股?股民难股民难,一天到晚把心悬。早也盼晚也盼,深度套牢两年半。买也好卖也好,天天都吃后悔药。高也套低也套,套上你就跑不掉。”
紧接着,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一周之后,央行宣布大幅度降息108个基点,调整幅度创11年之最。
虽然我们不能说政策的重大调整与股市民谣有直接关系,但民谣毕竟是民心、民生的反应,是决策层体察民情的一条渠道。本周五,证券时报独家报道了超过百亿社保资金获准入市的消息。这是否是政策底的信号,值得投资者关注。
启动大盘股发行
是市场底信号?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