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由此可见,不断变动的股东排序及人员,已成为了富奥股份IPO的拦路虎。
借重组之机拉出18个涨停板之后,*ST盛润A“第一妖股”神话终于在大批解禁股面前开始破灭,9月26日,公司股票复牌即一字跌停。
此外,“从此前资本市场的普遍表现来看,单纯依靠重组利好导致市场价格出现连续18个涨停的概率非常小。
解禁股上市成涨跌拐点9月24日,*ST盛润A公告称占公司总股本9.22%的约2658万股业已限售期满,9月26日即可上市流通。
不过,从*ST盛润A成交量显示情况来看,9月26日成交金额总数与此前18个涨停的交易日相比要小的多。
在此之前,*ST盛润A已连续拉出18个涨停板,而业界普遍认为支撑*ST盛润A股价一路疯涨的根由源自复牌当日公司公告: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预案。
此后18个交易日内,*ST盛润A股价连连涨停,最高收于21.85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公司发布补充公告,称独董班武因任期届满已离职。
重组前景不容乐观虽然股价急转直下,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变身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预期之下,*ST盛润A股价或许还有上涨的空间。
公开资料显示,受行业景气度影响,汽车零部件公司对资本市场的热情空前高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借壳上市是当前最简单快捷的上市方法之一,借壳上市至少在上市成本、审核难度、资产置入选择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借壳上市也需要在上市后资产重组,经营战略整改方面面临一系列难题,“由此可见,奥富借壳ST盛润A上市对奥富而言实际上劣势大于优势。
8月10日,停牌1年有余的*ST盛润宣告重组事项,拟以4.3元/股的价格,新增9.38亿股吸并富奥股份,预估值约40.33亿元。
此外,据预案披露,富奥股份2008年至2010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9784万元、2.6亿元、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0%,符合IPO指标,但之所以富奥股份舍IPO而选择借壳,业界人士认为,与共复杂的股权演变密不可分。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而对一汽集团业务依赖过高这种单一的利润来源也曾使多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饱受市场诟病。
中投顾问IPO咨询部分析师崔瑜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分析,此次重组不仅需要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完成对资产评估结果的备案,更需证监会核准本次交易方案。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