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昨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国平安有意在上海设立一个初步命名为“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商品)交易所”的金融资产交易所(下称交易所),开展金融资产的一对一交易。
这一交易所并未将自身简单定位为一个证券交易所或商品交易所,而是力图发展成为“金融版”的阿里巴巴或淘宝,也即成为一个各类金融资产交易的大市场。目前上述申请尚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近日已通过旗下平安创新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在云南控股成立了西双版纳金融资产商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交所),不过该所运营总部亦在上海,且正在大举招聘,其经营范围囊括金融资产、金融产品、股权、债权债务、商品的交易及交易服务等。
分析人士对此的判断是,西交所和上述拟在上海成立金融资产交易所或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区别仅在于侧重点不同,西交所立足当地可能侧重于大宗商品的交易,上海的则侧重于金融类交易。
“金融交易大市场”
据介绍,平安拟新设的交易所拟交易的品种几乎涉及大部分金融产品,甚至货币、指数皆在其远期规划之中,其底气则源自中国平安目前几乎拥有金融全牌照。
“根据平安的规划,金融资产交易所的产品从简单到完整的过程,将逐步涉及金融资产、商品、货币、指数。初始阶段产品将重点面向个人、中小企业、首次公开上市前公司、非银行金融、信托公司、商品生产者等资金使用者,而资金供应方来自富裕人群、信托公司、小型银行、现金流富裕追求收益的公司。”一位知情人士昨日透露说。
具体到交易模式上,上述交易所采用的是现货电子盘交易,是区别于证券交易所集合竞价的一对一的场外交易方式。平安通过猎头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自称,“平安希望建立的并不是另一个证券交易所或商品交易所,而是类似‘阿里巴巴’或者‘淘宝’这样的金融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基于这一交易模式,一接近监管层的权威人士对早报记者分析称,平安采用的交易模式可能为保险公司的资产或保险产品的流转带来便利,因为“单就保险公司的资产和保单而言,这些资产都是非标准化的,不大适合像股票一样搞电子撮合交易,更适合做场外的对手交易。”
根据平安向猎头提供的揽才信息显示,平安已为建立交易所做好准备,比如拥有建立一个规模化平台的金融资源,可以接触到潜在的资金提供方和使用者,并拥有保险、银行、信托、证券、消费信贷等业务许可。
“平安希望进入一个公开的平台以销售自有产品及市场上的畅销品,通过交易所购买产品的客户将增加他们与平安集团的接触。”平安如是解释交易所新产品和新客户的来源。
注册在西双版纳
运营在上海
早报记者昨日了解到的另一个信息或许可以更好地揭开上述交易所迷雾,那就是平安近日还成立了一个西交所。
平安的内部招聘资料显示,已成立的西交所与将成立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的关系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该公司规模为150-500人。
据公开招聘信息已经可以窥见,西交所下设运营部、固定收益产品部、股权产品部、网络保险产品部、创新产品部、IT开发部、市场部、市场管理部等部门,所覆盖的产品包括保险、非上市股权、私募基金产品、贵金属、期货、个人信用贷款、中小企业融资等。
云南省工商局网站的资料则显示,西交所成立于2011年7月22日,注册资本为1亿元;经营范围:金融资产、金融产品、股权、债权债务、商品的交易和交易相关服务;金融产品、商品交易的开发、设计;资信服务、信用管理服务及经济咨询业务、电子商务业务;负责人为平安产险副总经理史良洵。
据一位平安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新设立的西交所注册地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但“运营总部设在上海”。
回复该发言
中国平安在沪筹建“全功能”金融交易所
2 回复:中国平安在沪筹建“全功能”金融交易所
共有4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