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9月讯 网易财经《意见中国--网易经济学家访谈录》栏目近日专访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他以渊博的历史积累和自由经济的眼光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他强调产权和企业家群体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他如何看中国近代经济的成就与教训?
对经济学理论,雷颐比较倾向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奥地利学派是最坚定地主张市场经济的学派。在访谈开始前,雷颐说,在史学界,懂经济理论的人实在太少了。
访谈中,雷颐回顾了晚清的经济变局,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社会生活和观念的变化。雷颐对洋务运动评价很高,认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引入大机器生产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他们当时要变革,需要突破重重的观念阻力和体制障碍。“如果没有那么大的阻力,他们能够做得更大,更多。”
雷颐认为洋务运动的缺陷是,官办企业效率低下,而允许民间办企业只有,又没有搞清楚产权问题。从官办的军工企业,到官督商办的民用品企业,后者类似于改革初期的“红帽子”企业,这就为产权问题埋下了隐患。
但是洋务运动已经使中国人有了西方式的产权观念。在此之前,政府侵犯产权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而这之后,人们已经明确反对政府侵犯产权了。保路运动就是人们反抗政府侵犯产权的运动。
雷颐认为,晚清,政府无意识地向地方下放权力,使得地方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说朝廷能主导一切,按照朝廷的观点,是很保守的,所以我觉得幸亏它没有那么大权力了,而这些由像李鸿章、像张之洞、像什么刘坤一、像什么刘铭传主导的各个地方,这些地方发展经济比较快。”
雷颐说,传统士绅向现代企业家转型,这群人是渐进改革、立宪的支持者,但是清政府的不当应对把这些人推向了革命的阵营。
辛亥之后,北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较少,这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回顾这段历史,雷颐说:“,中国来说,要发展经济,你说是个经济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法制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政治问题也可以,就是要透明,要讲规则,尤其最重要的是尊重产权,尊重产权。政府本身应该尽可能的少干预经济,政府最多是个监督者,是个裁判员,不要到里面去充当一个运动员,国企呀什么的,我觉得应该尽量的少。”
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
晚清改革停滞让企业家失望
网易财经:当时出现了立宪派,在这些立宪派中间,民营企业家多吗?
雷颐:非常多。恰恰这种立宪派,当时还是叫做士绅。士绅,但这些士绅很多人就是恰恰中国社会转型阶段,就他们身上表现的最明显,本来就是传统的那种士绅,有地呀有什么的,后来很多人以张謇为代表的,他自己又有功名又可以当官,后来他又觉得我投资于新式现代企业。恰恰这帮士绅也处于一个转型期。
网易财经:他们所主张的立宪的道路最后为什么失败了呢?
雷颐:你可以说他们失败了,也可以说他们没失败,是他们自己的态度发生变化了,他们走向革命了,他们最后变成革命,跟革命派合流了。1911年4月份,孙中山革命党人经过那么长时间的精心筹备,倾全力组织了黄花岗起义,还失败了。而1911年,半年之后,武昌响两枪,一个偶然的事件,后来就成功了。孙中山都不知道,革命党人都没有精心准备。就是在这半年间,士绅的态度发生了最根本性的一个质变。
立宪派号召人民起来,我们请愿,和平请愿,要求政府立宪。清政府到后来1900年的时候,一次一次的拒绝了立宪派的和平请愿。
所以这就是立宪派走向革命,是清政府的政策,可以我们分析,一步一步,是它的错误的政策,使立宪派走向了革命,走向反对他,从前支持他反对革命,而和革命党合流,一起推翻他。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