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发行人二次上会并成功上市的现象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二次上会成功的案例至少有18家,与往年相比,这确实不是个小数目。
发行人首次上会被发审委否决,每年类似现象并不少见。由于发行人多方面的原因,上会被否决其实并不奇怪。既然被否决,也就说明发行人因存在某些问题,达不到上市的标准。但让市场感到奇怪的是,某些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做做“手脚”之后,居然能够离奇地过会。
目前的新股发审程序,尽管有保荐机构护航,但保荐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大多丧失了独立、客观、审慎、勤勉尽责的行业准则,与发行人穿一条“裤子”。因此,在招股说明书中大量存在着包装粉饰等现象。这就要求发审委委员具备一双 “火眼金睛”,更要具备负责任的态度,但事实却与我们的愿望还有不小的距离。
在首次上会失败后,为什么发行人修改了某些数据就可以过关?为什么有的更换保荐机构后就过关?为什么诸如上海金仕达在舍弃“SaaS项目”、天玑科技在关闭子公司后也能顺利闯关?发行人还是那家发行人,只是在招股说明书上进行取舍或改动,难道此前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就达到标准了吗?
实际上,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上实施的种种“变化”,由首发被否到最终能够跻身于资本市场,其中不乏“讲故事”的功劳。这不仅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是投资者质疑的焦点。
今年既是新股大规模的 “破发年”,也是新股的大面积快速“变脸年”。有统计数据显示,在去年以来挂牌的560家上市公司中,有131家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出现 “变脸”,占比高达23.4%。如果说作为中介的保荐机构只荐不保是造成新股次新股业绩快速“变脸”的重要原因的话,那么,作为资本市场“看门狗”的证监会发审委同样难辞其咎。和保荐机构利益与责任严重不对等一样,目前的新股发审机制中,发审委委员的权利与责任同样处于割裂的态势,这也为那些投机钻营的发行人提供了可乘的投机空间。
A股市场向来都有 “讲故事”的传统,炒作一只个股,如果没有吸引人的“故事”,就无法引起投资者的追捧,就不会吸引更多资金的加盟。而在新股发行中,这个传统正在被“发扬光大”,并不断在侵蚀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躯体与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作为发审委委员,不仅要警惕发行人首次上会时是否存在“讲故事”的现象,更要警惕那些二次上会者成为“漏网之鱼”。
首发申请如果被否决,意味着发行人将可能失去登陆资本市场的机会,意味着其将失去从市场中“圈钱”的机会,更意味着其将失去今后从市场中高价进行套现的机会。与此同时,相关保荐机构不仅多年的付出将付之东流,而且也有损其在市场中的声誉。因此,发行人与保荐机构为了寻求发审委的通过可能会不择手段。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对于二次上会的企业,其审核标准更应该从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