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教育的其他话题……

返回教育……


我收藏的爽吧……


中学生对话诺奖大师 翻译"打酱油"意外被"冷落"

1 中学生对话诺奖大师 翻译"打酱油"意外被"冷落"
yao62369322011-09-30 15:52:16 发表
北京日报报道:“我深知中国的英语教育水平之高,我相信你们一定听得懂。让我们的翻译歇歇好吗?Do you agree?”在北京五中的阶梯教室里,200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人戴维·格罗斯如是开始了自己的演讲。如他所预料的那样,无论初一还是高三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提问,大家的回答铿锵有力:“Agree!”
北京五中2006届毕业生陈暄,如今在英国攻读高能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昨天,他身着一套西装,拿着认真准备的翻译稿,站在格罗斯身边,他的角色是一名翻译。然而,第一次兼职翻译的他,却意外地被“冷落”。
在整个演讲中,格罗斯语速很慢,提到诸如“真空、夸克、加速器”这样的关键词时会加重语气。当介绍某一粒子的原理时,他发现中学生们没跟上,立马说:“Let me show you again.”他指着图像,用手比划,学生们开始点头了。格罗斯笑着问:“刚刚这个过程还需要翻译吗?”全场齐刷刷地回答:“NO!”
演讲的主要内容包括格罗斯的研究生涯及其关键内容,涉及特别复杂的概念时,格罗斯总是把身子侧向陈暄,向他点头示意“short translation”。在2个小时的讲座中,陈暄一共只翻译了15句话,总时长在10分钟内。
提问环节,陈暄也很轻松,因为学生们都是用英文提问。初一(1)班的柯榆萱问格罗斯:“如何提高自己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活跃性?”格罗斯告诉她:“科学没有捷径,必须不断挑战自我。”高一英语老师于平听完了整个演讲,她说,即使是初一的学生,除了专业词汇外,听演讲已没有语言障碍。
在演讲即将结束时,格罗斯告诉同学们做研究要“Follow your heart.Aim high and Dare to fall.”这两句话,他执意不让陈暄翻译,因为他知道孩子们听得懂。(实习记者 吴迪)
相关新闻:诺贝尔奖获得者与首都中学生面对面




9月28日,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戴维·格罗斯(左三)仔细聆听孩子们的提问。当日,2011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开幕。与会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将走进北京的中学、大学和图书馆,为在校师生和普通市民带来特殊的科普课。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