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明年更换片头曲 现用曲已使用23年
1 《新闻联播》明年更换片头曲 现用曲已使用23年
whyme7772011-10-03 16:40:36 发表
《新闻联播》在中国人心中分量很重。
华商网-华商报10月2日报道目前,央视正在进行一系列改版,最受瞩目的当数《新闻联播》。经记者证实,明年这支被誉为“你每天都会听到的曲子”将正式被撤换。1988年3月,《新闻联播》片头曲诞生并使用至今。这短短的16秒,已陪伴观众走过了整整23年。记者也采访了该曲的作者孟卫东,他透露当时创作这16秒的片头,只有百十来块劳务费。
记者:当年《新闻联播》是怎么找到你的?
孟卫东(以下简称孟):最早和我联系的人是包布和(现任央视新闻制作部主任),那会儿他还是音乐编辑。他当时找了两个人写,其中一个是我。不过并不是俩人一起写一个,而是分头创作了若干段音乐。
记者:央视对创作这个曲子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孟:要求就两条:第一,时间是16秒钟,绝对不能超;第二,还说了两句话——国家形象、大台风范。虽说当时总共也没几个电视台,但既然人家这么要求,咱就执行。
记者:当时一共写了多少段?
孟:光我一个人就写了十几段,另一位前辈估计也写了不少,合起来得有二三十段。我这十来段各不相同,有比如今这个更欢快的,也有稍微舒缓点儿的,还有特民族的。
记者:最后是怎么选上你这个作品的?
孟:创作好了,老包(指包布和)就把我的谱子都“收缴”了。后来找中央乐团,也就是现在的国家交响乐团录出来了,再拿去给上级领导听,最终的结果是由领导商讨之后决定的。
记者:剩下的曲子都废了?
孟:没有,都没糟践。因为后来央视知道我给《新闻联播》写了,就都找到我,把那些曲子拿去当其他节目的片头曲了。
记者:创作《新闻联播》片头曲,给了你多少稿费?
孟:当时还不叫稿费呢,叫劳务。没给太多吧,具体多少真是记不清了,也就百十来块钱。
记者:在那个年代也不算少吧?
孟:咱可写了十多首呢!算下来,合着一首也就十块钱。其实当时我写歌已经不是这个价码了,但毕竟央视找咱,又都是熟人,差不多得了。
回复该发言
《新闻联播》在中国人心中分量很重。
华商网-华商报10月2日报道目前,央视正在进行一系列改版,最受瞩目的当数《新闻联播》。经记者证实,明年这支被誉为“你每天都会听到的曲子”将正式被撤换。1988年3月,《新闻联播》片头曲诞生并使用至今。这短短的16秒,已陪伴观众走过了整整23年。记者也采访了该曲的作者孟卫东,他透露当时创作这16秒的片头,只有百十来块劳务费。
记者:当年《新闻联播》是怎么找到你的?
孟卫东(以下简称孟):最早和我联系的人是包布和(现任央视新闻制作部主任),那会儿他还是音乐编辑。他当时找了两个人写,其中一个是我。不过并不是俩人一起写一个,而是分头创作了若干段音乐。
记者:央视对创作这个曲子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孟:要求就两条:第一,时间是16秒钟,绝对不能超;第二,还说了两句话——国家形象、大台风范。虽说当时总共也没几个电视台,但既然人家这么要求,咱就执行。
记者:当时一共写了多少段?
孟:光我一个人就写了十几段,另一位前辈估计也写了不少,合起来得有二三十段。我这十来段各不相同,有比如今这个更欢快的,也有稍微舒缓点儿的,还有特民族的。
记者:最后是怎么选上你这个作品的?
孟:创作好了,老包(指包布和)就把我的谱子都“收缴”了。后来找中央乐团,也就是现在的国家交响乐团录出来了,再拿去给上级领导听,最终的结果是由领导商讨之后决定的。
记者:剩下的曲子都废了?
孟:没有,都没糟践。因为后来央视知道我给《新闻联播》写了,就都找到我,把那些曲子拿去当其他节目的片头曲了。
记者:创作《新闻联播》片头曲,给了你多少稿费?
孟:当时还不叫稿费呢,叫劳务。没给太多吧,具体多少真是记不清了,也就百十来块钱。
记者:在那个年代也不算少吧?
孟:咱可写了十多首呢!算下来,合着一首也就十块钱。其实当时我写歌已经不是这个价码了,但毕竟央视找咱,又都是熟人,差不多得了。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