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尚春
房价有点儿扛不住了。“金九银十”本来应该是房地产的好日子,然而大部分售楼处,却有如霜打冰冻。房产商“跳水”声此起彼伏,或者不再矜持、大幅降价,或者割袍让地、转投别路。
是不是回到了金融危机袭来时,2008年的大萧条?情况没那么糟糕,始自2010年4月的房地产调控,是出自于政府的“主动”挤泡,因此,出现成交回落在情理之中,让房地产烈焰从核心城市退出,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不少房地产商仍然不惜负债囤地,一方面是因为购买动力依然还在,一方面对于临空“救市”存有念想。如果就按照这个逻辑演变下去,由于房地产一路下滑,土地大幅流拍,地方财政无力支撑,然后最终银根松动,重演开闸“救市”,房价强烈反弹?!这样的反弹,可以有一次、两次,但在保障住房这一课没有补完之前,便重回土地经济的老路,仅仅是将要新增的强拆、征地带来的社会公正问题,就足以形成难以计控的修正成本,更不用说,通胀越演越烈,放开一线城市的住宅投资,无异于将本已高攀的房价,又一次抛入了疯狂的热钱炉膛之内,执政信用的透支还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吗?
事实上,“限购令”之下,经济资源的重新分配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调整。
中国城市化率仅至46%,剩余的百分比给上至官学、下至百姓,提供了绵延不绝的想像力,甚至有沦为陈词滥调之虞。但是“限购令”却给城市化添加了新的注解:在已经限购的城市,有的限城区,不限郊区;有的限东部,不限西部,资金“改道”流向“非限制”区域,地方政府借此盘活以前无人问津的区域。
更大的受益城市,是“非限购”城市,中国城市总计在660个以上,而施行限购令的城市近40个,也就是说,没有限购的城市基数庞大,“房地产公司转向三、四线城市”的现象已经成为风气。让核心城市停下来,调整步伐,而让城市基础脆弱的地区,得以充实输血。虽然北京、上海在2011年上半年,已经垫底倒数,但就大局计,是件好事。
另一个变化,体现在对土地收益的转型。10月1日,重庆市率先开征独套住宅的房产税,虽然征收范围有限,但毕竟是开“房产税”先河之举。从对土地一次性套利的“招拍挂”制度,转向以长期收益为主的“房产税”体制,意味着“土地财政”简单卖地的作为,将渐变向国际通行的土地收益长期化格局。
具体到产业层面,房地产企业纷纷重新“抬头看路”,从龙头企业到中小房企,无不在从核心城市的“超级溢价”中惊醒,或者转向建造价格适中的普通商品房,或者转向扩充城市机能的工业地产、商业地产。此两者,一个是惠及中低收入阶层的刚性购房需求,一个是符合土地利用长期化的转型需要,总之是贴近了限购政策的设计目标,因此可以得到来自于政府、金融、产业的整体烘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房价开始跌落,并不意味着处于支柱地位的房地产就此低迷,对于经济的拉动开始疲软。如果躲在土地财政的温床上,尽享GDP的直线爬升,那才是一场睁着双眼的噩梦!
我们并不是说,土地不能拍卖、不能开发,而是应在规划住宅之时,产业布局、轨道交通、商业建筑,以及文教卫综合考量。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卫星城提了若干年,现在只是泡影,或者纯粹是一个“睡城”,或者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工业园区”,各自听命于相应的行政板块,为即期GDP冲刺,而不顾及两者之间本应有机结合。这样的情形,居然在此轮“限购令”之下有所扭转,难道这样的调整方向不应坚持吗?京沪深广的房价跌得不对吗?
吕尚春房价有点儿扛不住了。
回复该发言
高房价 扛不住就别扛了
2 回复:高房价 扛不住就别扛了
li1371352011-10-03 17:02:15 发表
是不是回到了金融危机袭来时,2008年的大萧条?情况没那么糟糕,始自2010年4月的房地产调控,是出自于政府的“主动”挤泡,因此,出现成交回落在情理之中,让房地产烈焰从核心城市退出,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不少房地产商仍然不惜负债囤地,一方面是因为购买动力依然还在,一方面对于临空“救市”存有念想。
事实上,“限购令”之下,经济资源的重新分配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调整。
中国城市化率仅至46%,剩余的百分比给上至官学、下至百姓,提供了绵延不绝的想像力,甚至有沦为陈词滥调之虞。
更大的受益城市,是“非限购”城市,中国城市总计在660个以上,而施行限购令的城市近40个,也就是说,没有限购的城市基数庞大,“房地产公司转向三、四线城市”的现象已经成为风气。
另一个变化,体现在对土地收益的转型。
具体到产业层面,房地产企业纷纷重新“抬头看路”,从龙头企业到中小房企,无不在从核心城市的“超级溢价”中惊醒,或者转向建造价格适中的普通商品房,或者转向扩充城市机能的工业地产、商业地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房价开始跌落,并不意味着处于支柱地位的房地产就此低迷,对于经济的拉动开始疲软。
我们并不是说,土地不能拍卖、不能开发,而是应在规划住宅之时,产业布局、轨道交通、商业建筑,以及文教卫综合考量。
然而,又有所谓“利益集团”的游说之声,频频冒出,诸如政府再限制下去,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房价再跌落,GDP有低于8%的隐忧等等。
回复该发言
但是不少房地产商仍然不惜负债囤地,一方面是因为购买动力依然还在,一方面对于临空“救市”存有念想。
事实上,“限购令”之下,经济资源的重新分配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调整。
中国城市化率仅至46%,剩余的百分比给上至官学、下至百姓,提供了绵延不绝的想像力,甚至有沦为陈词滥调之虞。
更大的受益城市,是“非限购”城市,中国城市总计在660个以上,而施行限购令的城市近40个,也就是说,没有限购的城市基数庞大,“房地产公司转向三、四线城市”的现象已经成为风气。
另一个变化,体现在对土地收益的转型。
具体到产业层面,房地产企业纷纷重新“抬头看路”,从龙头企业到中小房企,无不在从核心城市的“超级溢价”中惊醒,或者转向建造价格适中的普通商品房,或者转向扩充城市机能的工业地产、商业地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房价开始跌落,并不意味着处于支柱地位的房地产就此低迷,对于经济的拉动开始疲软。
我们并不是说,土地不能拍卖、不能开发,而是应在规划住宅之时,产业布局、轨道交通、商业建筑,以及文教卫综合考量。
然而,又有所谓“利益集团”的游说之声,频频冒出,诸如政府再限制下去,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房价再跌落,GDP有低于8%的隐忧等等。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