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由查尔斯王子召集,澳洲羊毛局主办的“羊毛推广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发起,农场主、羊毛零售商、时装设计师和地毯制造商等齐聚一堂,共策振兴羊毛业大计。今年是这一运动的第二个年头,一场名为“摩登羊毛”的展览于9月初伦敦时装周前夕在伦敦La Galleria拉开帷幕。
众所周知,斜纹软呢(tweed)是一种古老的苏格兰面料。不过,在苏格兰方言当中,这种羊毛面料的正确拼法应当是“twill”。早在1830年,有个从伦敦来的特使把这个词误拼成“tweed”,一个“错别字”就这样发扬光大,源远流长,成就了Coco Chanel的斜纹软呢外套,至今仍然在服装业被大量运用。
英国人最喜爱羊毛。在Vivienne Westwood的童年记忆当中,毛线编织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家庭趣事。“我是在战后出生的,因为物资匮乏,我们那时都要学习织衣服,从头饰到手套什么都织。”她说,“有人甚至连结婚礼服都是自己织的。我母亲常常从傍晚开始织袜子和手套,第二天一早就可以织好。她是我见过织得最快的人。”比她母亲织得更快的人,历史上一定找得到,因为早在1807年,人们已经在英格兰北部奔宁山脉的小溪里漂洗世界上最好的羊毛,约克郡人的羊毛地毯那时也已名声在外,更不用提在英国西部乡村盛行的法兰绒。罗马人入侵英国时,就曾经盛赞当地产的羊毛面料“精细得堪比蛛网”。
因此,三年前,当查尔斯王子(也是一个著名的羊毛面料爱好者)发现英国农场主饲养的羊群数量在短时间内从2000万只锐减到了1450万只时,他开始感到担心。合成纤维正在抢夺原本属于羊毛的服装、地毯及绝缘材料市场,导致出售羊毛的收益大幅下滑,甚至入不敷出。很多农场主开始屠宰羊群,焚烧羊毛,考虑饲养不产毛的羊。他们说:“我们为什么不养只用来吃的羊,而不用再为它剪毛呢?”在发现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有着悠久畜牧业传统的国家之后,查尔斯王子决定做些事情,挽救羊毛市场,顺便保证自己将来有衣服可穿。
2010年,由查尔斯王子召集,澳洲羊毛局主办的“羊毛推广运动(Campaign for Wool)”在全球范围内发起,来自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的农场主、羊毛零售商、时装设计师和地毯制造商等齐聚一堂,共策振兴羊毛业大计。今年是这一运动的第二个年头,除了包括John Lewis、Marks & Spencer、Harvey Nichols、Selfridges、Harrods等大型百货及Pringle、Jigsaw、Hackett等品牌在内的200多家公司共同策划的各类活动之外,一场名为“摩登羊毛(Wool Modern)”的展览也于9月初伦敦时装周前夕在伦敦La Galleria拉开帷幕。参观者可以在展览现场看到Yves Saint Laurent、Christian Lacroix、Vivienne Westwood、John Galliano等设计师以及Angela Wright、Christopher Farr、Isabel Berglund等艺术家用羊毛制作的总共60件经典作品。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