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古城
2005年2月,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同安镇原党委书记朱忠福因贪污受贿1400多万元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05年3月,安徽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副镇长谢昭金到淮南市检察院反贪局投案自首,向检察机关供述了自己从2000年起挪用农民拆迁费和青苗补偿款1100余万元的犯罪情况。
2006年6月,广东东莞樟木头镇原镇长李为民因挪用公款1.1亿元受审,他用公款频繁到境外赌博,输掉9000多万元,因此成为东莞历史上挪用受贿贪污数额最大的官员。
2006年12月,江苏海门市德胜镇原镇长张健被南通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根据检方指控,张健在担任镇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和骗取公共财物950万元,诈骗企业和个人495万元。
近年来,乡镇干部腐败案件屡见报端。乡官虽小,手头支配的人财物力并不小。尤其是在沿海发达地区,一个乡镇的财力甚至超过西部地区一个地级市。
全国多地在乡镇干部廉政建设上做出各种地方性探索,从2007年开始,浙江省绍兴市陆续以诸暨市枫桥镇、上虞市小越镇和下管镇以及绍兴县钱清镇为试点,开展乡镇权力规范运行的探索和试点工作,严防乡官权力失控,其成效引发社会关注。
排查乡官权力运行“风险点”
据统计,2001年以来,在诸暨市立案查处的25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中,8人为乡镇一把手。诸暨市纪委仔细分析后发现,乡镇权力运行不够规范,是乡镇干部屡屡触“线”的重要原因。这种不规范源于近年来诸暨市进一步实施“强镇扩权”后原有体制和新形势的不适应。中心镇因为“强镇扩权”拥有了众多审批权和数以千万乃至亿计的资金;其他普通乡镇,每年可支配资金也达几百万元。
针对这些新情况,诸暨市在枫桥镇采取组织排查、乡镇党政正职自查、乡镇纪委协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主动细致地查找乡镇权力运行的风险环节,共梳理归纳出重大事项决策、干部人事、资金管理等三个方面的“风险点”26项。
试点的经验在诸暨市遍地开花,围绕人权、事权、财权方面的重点环节,全市各乡镇查找出权力运行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风险点”,共排查出权力“风险点”966个。
2008年4月,从梳理“风险点”警示簿开始,诸暨市在枫桥镇试点,探索建立“五有一化”乡镇权力运行新机制。目前已全部完成全市27个乡镇(街道)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工作。“五有一化”指有规则、有程序、有监控、有测评、有追究和公开化。
当地政府按照科学分权、合理确权、有效制权的要求,健全完善了5大类12项制度;针对重大事项决策、人事讨论、财政资金使用、工程联系单验收等重要制度,确定了相应的运作流程;创新监督方式,建立乡镇重大事项决策结果即时上报系统,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制定了《乡镇权力运行规范指数评估办法》,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估;出台《乡镇权力运行责任追究办法》,对13种情况采取告诫、批评、停职等11种形式进行责任追究。同时,做到制度成册、程序上墙、运作透明、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分权、确权、制权
诸暨市在设计乡镇权力运行规则中,要求乡镇制订进入党委会议集体议事决策的目录,实行重大事项一律经集体讨论决定、工程项目一律实行公开招投标、大宗物品一律坚持公开采购、人事调整一律按程序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财政支出一律经集体讨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