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更新为老区罗湖注入无限生机。深圳晚报记者 汪阳 摄
再造新罗湖磅礴起航
向西黄贝岭等十大城市更新项目昨同时动工;未来5~10年产业空间将实现翻番
深圳新闻网10月14日讯 30年前,深圳的改革开放从罗湖蹒跚起步;30年后,再造新罗湖的宏伟事业磅礴起航。昨天,在清水河物流园区,罗湖区政府和深圳市规划国土委隆重举行罗湖区十大城市更新项目开工仪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市规划国土委主任王芃,罗湖区委书记刘学强、区长倪泽望出席。
这10个城市更新项目是:向西村局部改造、西岭下村南区整体拆迁改造、特力—吉盟工业区改造、清水河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改造、英隆村改造、黄贝岭旧村改造、深圳市互联网产业园、水贝国际珠宝广场、深业进智清水河片区现代物流分拨中心、深业物流中心项目。
这批项目总用地面积共约48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10万平方米,其中,产业用房约147万平方米,居住及其它配套约63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约189亿元。
吕锐锋对罗湖城市更新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说,作为一个区,一次开工10个城市更新项目,在深圳还是第一次。他称赞罗湖在城市更新工作方面先知先觉、先行先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主要表现为:启动最早、因地制宜、模式多样、类型丰富,并涌现出许多享誉全国的作品——渔民新村被誉为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典范,地王大厦是深圳不可或缺的城市符号,万象城是具有全国影响的都市综合体,京基100成为新地标。
吕锐锋认为,罗湖区城市更新实现了从“刷新”到“更新”、从“最早”到“最多最好”、从“做优”到“做大做强”的转变提升,罗湖不愧是深圳旧改的窗口、具有示范意义的示范田。罗湖区通过城市更新实现了城区的大变化、大发展,前景鼓舞人心,完全有可能通过城市更新再造一个新的罗湖。
市规划国土委主任王芃也赞扬说,作为全市最早的城市建成区,罗湖一直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线和展示特区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十大城市更新项目同时动工,一方面彰显了对城市发展方向的敏锐认识和正确判断,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项目推动方面厚积薄发的强劲势头。
罗湖区区长倪泽望介绍说,事实证明,城市更新是罗湖破解发展瓶颈制约、激活城市功能的重要路径。2009年,罗湖抢抓市城市更新政策机遇,制定了《罗湖先行先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行动计划》,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预计未来5~10年,罗湖将通过城市更新新增产业及配套空间2230万平方米,其中产业空间1430万平方米,从产业空间上再造一个罗湖。昨天举行统一动工仪式的10个城市更新项目,即是落实《行动计划》的一次大手笔。
罗湖不愧是深圳旧改的窗口、具有示范意义的示范田。罗湖通过城市更新实现了城区的大变化、大发展,前景鼓舞人心,完全有可能通过城市更新再造一个新的罗湖。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吕锐锋
罗湖一直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线和展示特区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10大城市更新项目同时动工,一方面彰显了对城市发展方向的敏锐认识和正确判断,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项目推动方面厚积薄发的强劲势头。
——市规划国土委主任 王芃
罗湖区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联合采访
以城市更新激活城市功能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