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字不仅可以让它继续坐稳华南地区B2C老大的位置,就全国范围而言,也可以使它成为仅次于凡客诚品的垂直类服装B2C(麦考林有来自呼叫中心和线下实体店的收入).
对于中国电商行业来说,10亿元人民币不是一个天文数字:融资总额超过10亿的电商不在少数,销售收入跨过10亿大关的B2C每年都在诞生.但是唯品会有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
首先,当众多资本和创业者疯狂涌向奢侈品B2C的时候,唯品会对二、三线品牌的经营和号召力越来越强;当别人努力把客单价1000元以上的奢侈品卖给中国的所谓新富阶层的时候,唯品会则通过对二、三线城市的渗透来获取大量"普通用户"的支持.
其次,唯品会的两位创始人是典型的温州商人,做传统贸易起家,没有任何电商和互联网背景,他们对法国VP(Vente Privee)和美国Gilt等限时抢购网站崇拜有加,但不是简单模仿,而是以特有的打法把唯品会打造成了"中国最大的名牌折扣网站".
再次,唯品会远离中国电商行业最火热的三个"江湖":北京、沪杭、深圳.偏安羊城、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不参加行业论坛、拒绝同行邀约,与其说这是唯品会两位创始人创业之初就定下的"规矩",不如说是温州人特有的"闷声发大财"的性格.
吴炯是一位曾参与创立阿里巴巴、投资过季琦、聚光科技、聚美优品等知名项目的天使投资人,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他不无遗憾地表示,"唯品会是近年来错过的最让我感到可惜的公司."2009年,吴炯本来有机会投资唯品会,但由于"要价太高"而没谈成,等下定决心投的时候,VC已经进来,"根本没有机会了".
"唯品会极有可能是华南地区第一家上市的电商企业."资深电商人士、华强北在线副总裁龚文祥对《创业邦》表示.唯品会创立之初,他曾见过两位创始人."说实话,当时我也不是特别看好他们,你跟他俩说起电商和互联网的事情,一无所知,什么都不知道."
外行身份确实让唯品会在讲究出身的电商领域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式的转型,但在其创始人看来,那和出身无关."生意的本质都是相似的,只要你足够努力去学习."这两位温州人对商业的理解十分默契,如同他们始终在一间办公室的一张长条桌上办公一样.
生存法则:简单、快

据说,确定在电子商务领域创业之后,沈亚和洪晓波除了不停地拜会业内人士之外,两个人每天都要各自拿出2个小时学习一切关于电商的知识,直到现在雷打不动.洪晓波一直负责网站的设计,他其实并不懂具体的技术."但我知道我想要的结果,这个东西怎么做、难不难、需要多长时间,这个你蒙不了我吧?本来三天的活你说三个月完成,不可能的,蒙不了我们的."洪晓波说.
沈亚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大学毕业后,自己就出来做电池的代理业务."沈亚说.当时沈亚几乎拿到了所有一线电池品牌在浙南地区的代理权,既做批发也做零售.后来觉得上游也有机会,沈亚又开了一个电池厂,从此涉足电池的出口业务.这也让沈亚开始接触到外贸生意.
1998年,沈亚认识了洪晓波.洪出生在温州,大概8岁的时候,因为有海外亲戚,就移民到了法国."80年代初,法国的华人还很少,我的法语说得比中文还好."洪晓波说.2000年的时候,手机产业开始爆发,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各种品牌的手机逐渐成为普通人工作和生活的标配.沈亚和洪晓波决定合作,把中国制造的手机配件卖到欧洲去.
回复该发言